沁水枢纽立交选型-论文.pdf

沁水枢纽立交选型-论文.pdf

ID:53748906

大小:191.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3

沁水枢纽立交选型-论文.pdf_第1页
沁水枢纽立交选型-论文.pdf_第2页
沁水枢纽立交选型-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沁水枢纽立交选型-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期(总228期)山西交通科技NO.32014年6月SHANXISCIENCE&TECHNoLQ£△!Q』些沁水枢纽立交选型黎艳梅(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太原030012)摘要:以拟建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与现有阳城至侯马高速公路相搭接为前题,在需要设置枢纽的情况下,首先,分析接线位置前后的实地地形条件与现有路线位置关系,优选接线点,确定设置沁水枢纽的位置;其次,在沁水枢纽设置条件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设置立交的种种限制因素,经过多种互通立交型式的比选,分析各型式优缺点,找出影响枢纽设置的关键问题,最终通过解决关键问题,得到较理

2、想的互通型式。关键词:枢纽;互通型式;限制因素中图分类号:U412.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28(2014)03-0016-03水方向行进。1路线位置关系经分析,从东北方向来的高平一沁水高速公路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是横贯山西省南部的一条在此段落内搭接阳侯高速为宜。理由如下:a)如向西东西向高速公路,东接高平至新乡的高速公路,西接接,则高沁高速需平行阳侯高速架设桥、隧,直到地阳城至侯马高速公路,项目实施后,将完成山西省南形条件符合设置枢纽互通要求为止。几公里内,两条部高速公路第l0横的全线贯通。路线全长70多公高速并行,是不经济

3、的。b)如向东接,阳侯高速已转里,设计速度80km/h。在沁水县内,路线终点需要向南,高沁同样需与阳侯高速并行数公里,同样不可与已建阳侯高速公路呈“丁”字相接。由于是高速与取。所以经比选,考虑地形条件,已有高速的平、纵指高速相交,按规范要求,需设置枢纽型立交解决车辆标等因素,定于在中木亭互通以东800ITI处设置沁在高速间转换的问题。枢纽型立交一般要求地形平水枢纽,与中木亭互通组成复合式立交。坦、开阔,以便于布置匝道,但这一地段为山岭区,地在接线位置附近,距阳侯高速以南不足百米是形条件复杂,阳侯高速本身又有纵坡大,桥梁、隧道一条河,在河北岸是一

4、条沿河二级旧路。阳侯高速已多的特点,设置枢纽型立交的难度相当大。经在此设置了中木亭互通,利用沿河二级路,满足车辆上下高速的需求。为顺接阳侯高速,从东北而来的高沁高速需跨过一座山梁,服从于设置互通的需要,要进行一段深挖方,为降低整体工程造价,局部的付出,是不得已的举措。在阳侯高速的纵断面图上,可以看到D—C之间为纵坡5%,长度为380m;c—B之间为纵坡图1路线位置关系图2.2%,长度为420m,其中中心桩大桥为6孔30m阳侯高速为设计速度80km/h山岭区高速公的大桥,桥高50m;B—A之间为纵坡4.2%,长度为路,与高沁高速位置关系见图1。(

5、为便于说明,在图360m;(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2006,1中标明了阳侯高速变坡点A、B、C、D及坡度、坡互通式立体交叉范围内主线形指标要求’,8Okm/h长)。阳侯高速在此段落为东西向行进。向东,过D的高速公路,立交范围内最大纵坡为4%)为力求纵点后,路线转向南,向阳城方向行进;向西,过中木亭坡平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接线点应考虑设置在互通后,路线转向北,以隧道形式穿越山岭区,向沁收稿日期:2013—12—14;修回日期:2014—03—14作者简介:黎艳梅(1970一),女,四川彭山人,工程师,大学本科,2007年毕

6、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公路工程与管理专业。2014年第3期黎艳梅:沁水枢纽立交选型.17.C—B之间。选定接线点后,下一步即是如何在限制2.2.2缺点的条件下设置出合理、满意的互通立交。a)型式复杂,与地形条件不吻合。苜蓿叶型本身就要求有宽广的地形条件,虽然考虑到地形局促,采2互通方案比选用变异型式,但仍然无法满足要求。经过深入地对现场地理位置及路线关系的分b)与现有旧路距离过近,旧路紧靠河北岸,已没析,提出了以下几种互通型式作为参考。下面逐一对有改线的余地,因为阳侯高速与旧路高差大,互通与各个互通型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现有旧路相接,降坡困难。2.1

7、定向Y型c)没有充分利用中木亭互通已有的收费设施与上下高速的功能,两座收费站相距约1cm,功能重复,形成不必要的浪费。d)为设置加减速车道,现有阳侯高速中心桩大桥需加宽,工程繁复。因此本型式同样缺陷明显,不可取。2.3单喇叭型图2足向Y型首先,按通常的立交设计考虑,选用最常用的互通立交型式。在这种“丁”字型交叉口,最为常用的是定向Y型。定向Y型是经典的三路交叉型式,在国内外有许多应用实例。具体到本项目,其优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图4单喇叭型2.1.1优点2.3.1优点a1所有匝道全为定向匝道,保证了车辆转弯高只需一座跨线桥,结构简单,能很好地与中

8、木亭速顺捷。互通功能相配合。b)距离现有旧路较远,不会对其进行干扰。2.3.2缺点2.1.2缺点a)环形匝道布设困难,为保证枢纽立交的半径a1桥跨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