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教学简案20131119.doc

塞翁失马教学简案20131119.doc

ID:54063758

大小:3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3

塞翁失马教学简案20131119.doc_第1页
塞翁失马教学简案20131119.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塞翁失马教学简案20131119.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塞翁失马》教学简案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王刚一、教学目标(一)从“教教材”的层面1.疏通文意,理解文本,重点掌握“亡”、“吊”、“居”、“将”、“富”、“何遽”、“十九”等词语的含义。2.整体把握故事中祸福转变的因果,理解寓意,并明白要辩证地看待事物。(二)从“用教材教”的层面3.借助情境扩写,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人物刻画能力。二、教学重点1.把握故事中祸福转变的因果,理解寓意。2.细节刻画人物。三、教学难点对人物细节的想象与刻画。四、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2分钟)你还记得小学学过的哪些文言文篇目?你有哪些学习感受?导入课题(板书)。(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5分钟)1.学生第一次齐

2、读课文。教师正音(“父”、“将”、“折”)。(3分钟)2.自读课文,将文中的重要注解做出标记或旁批。(5分钟)3.课堂检测,把握重点词汇,并口头翻译重点语句。(背投)*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家富良马()*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丁壮者引弦而战()*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4.自己疏通文意。学生如有质疑,教师可引导互助解决。(三)合作学习,梳理情节,把握寓意(10分钟)过渡语:同学们,基本疏通了文本后,我们再进入第二关,请大家第二次齐读全文,注意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1.小组讨论任务一:用尽量简洁的文字概括情节,理解故事的一波三折。(教师

3、板书)2.小组讨论任务二: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但其实就是围绕着两个关键字展开的。请你找出这两个字,并谈谈从中你感悟到了些什么。教师在此环节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寓意(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地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凡事均有两面性)看待事情,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联系生活谈。3.学生第三次齐读全文,读出祸福的转化。(三)创造学习,想象细节,揣摩人物(15分钟)过渡语:同学们,这个寓言故事虽然情节曲折,但在人物刻画方面略显粗糙。对于主人公塞翁也就只有三句简单的语言描写。下面我们来对故事加工一下,一起进入第三关。1.根据对话情境,借助想象,对老人进行更加细致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4、示例:【得马时】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其父左顾顽儿,皱眉曰:“唉!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忧虑的心情,商量的口吻,委婉舒缓的语调)(1)【失马时】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乐观)其父泰然抚须曰:“多谢诸位乡亲关心!然仅失此一马,幸哉!此/何遽/不为福乎?啊?哈哈哈哈……”(2)【子折髀时】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安抚)其父安抚着儿子,慈祥地说:“孩子,别担心,有爸爸在,我们一定能挺过去的!此/何遽/不为/福乎?”其父2.展示交流习作,同学朗读点评。(四)课堂小结1.文言词汇的积累,要注意用好注解,做好旁批。2.要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

5、的祸福,辩证地看待事物。(五)布置作业1.书面作业:选摘重要注解,并选择翻译3个句子。2.选择作业:学习小组将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在班级展出。五、板书设计塞翁失马福得马相保祸折髀失马寓意:在一定条件下,祸福会相互转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