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辞达_新解_论金圣叹的诗学理论

_辞达_新解_论金圣叹的诗学理论

ID:5420278

大小:206.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0

_辞达_新解_论金圣叹的诗学理论_第1页
_辞达_新解_论金圣叹的诗学理论_第2页
_辞达_新解_论金圣叹的诗学理论_第3页
_辞达_新解_论金圣叹的诗学理论_第4页
_辞达_新解_论金圣叹的诗学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_辞达_新解_论金圣叹的诗学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4期辞达新解-论金圣叹的诗学理论李祥伟(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0006)摘要:金圣叹的!唱经堂古诗解∀标举辞达理论,提炼并刷新了辞达说,表现出一种理论分析的自觉意识。辞达说以严整与神变作为其结构理论的最高端,从诗歌分体整观和连锁圆通的综合结构上擘画,是金氏以分解致辞达的方法特点。辞达理论表达了金圣叹关于诗歌文本结构的整体意识和审美理解,构筑了一个颇具创意的诗学思想,标志着金氏诗歌结构理论的建立。这种大气而别致的诗学研究,开启了清代诗歌鉴赏批评的新思路与新方向。关键词:辞达金

2、圣叹诗学理论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以独创反传析其辞达理论的创辟性内涵以及对于!古诗十统的文学批评风格而成为评点派的突出代表,虽九首∀的创新解读,探讨其诗歌理论的价值所在。然其文学鉴赏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阐述,但评点中对于传统文学理论语汇的创新解读与运用,足一以建立文学鉴赏理论的一套话语体系,如辞达、分解、严整、神变、律诗、章句、精严辞达命题最早是由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以及来自于文本细读中各种立法的解析,体现中提出的,子曰:辞,达而已矣,这一命题一经出一定的理论自觉。这种另辟蹊径的解读为后人提出,就成为千古

3、立言之要旨也。但由于孔子提供了文学鉴赏的新思路与新方向。对于辞达内涵语焉不详,后世学者对于辞达金圣叹的文学批评包括小说、戏曲、诗歌等多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解释。经学家重视文章内容种体裁,但却是同一副手眼,强调金针度人,多于形式的表达,达意尚实,唐代孔安国解释说:重视立法的解析。他在!唱经堂古诗解∀#中称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赞!古诗十九首∀为韵言之宗、锦心绣手∃,并宋代朱熹解为辞取达意而已,不以富丽为工。∗将!古诗十九首∀推崇至最高之法,我愿天下学古而文学家们更注重锦心与秀手的关系,不仅达意,者,断以

4、秦汉为法%。在!唱经觉释小雅∀中,金也要了然于心、求物之妙。苏轼在!答谢民师圣叹主张随俗训解&,于唐律诗的评点侧重分书∀谈到: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解法。而!唱经堂古诗解∀是在分解法的基础+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既疑若不文,是大上又推进一步,阐发新的辞达理论。辞达理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论表达了金圣叹关于诗歌文本结构的整体意识和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审美理解,标志着金氏诗歌结构理论的建立。这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种注重文本细读,解析诗歌结

5、构形式的审美鉴赏矣。−不管历代学者对于辞达的内涵是唯区别于传统释事忘义与附事见义∋的内容质、尚文还是文质兼顾,人们对于辞达的解鉴赏,开清代!古诗十九首∀评解之先河。本文分释大都限定在言与意修辞学层面的阐发。作者简介:李祥伟(1967-),女,安徽六安人,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经典及文学传播研究。(64(辞达新解-论金圣叹的诗学理论明代诗坛师心与师古争辉、格调与性情并立,一起来。神变一词比其小说评点中提出的精辞达成为当时修辞论界的一个重要命题,同时严!二字更进一

6、步开显诗歌结构的审美特质,同也是各派争论的核心问题,但也主要是在修辞学时也补救其唐律诗分解中起承转合八股文法论层面上的探讨。李沧溟认为视古修词,宁失诸诗的武断机械。理(!送王元美序∀)。袁宗道注重古文贵达的解体既定,严整在此,神变亦在此。∀分解精神,认为夫孔子所云+辞达,者,正达此理耳,无法是金圣叹辞达理论的基础,也是诗歌结构分理则所达为何物乎?.同时围绕心、口、手之间析的基本方法,更是其诗歌结构理论的独创之处。的关系,明代学者更进一步丰富了辞达说的内金圣叹诗歌鉴赏实践中分解法的应用可以分涵,焦解释世有心知之,而不

7、能传之以言,口成两个部分,一是五七言律诗的分解,有!贯华堂言之而不能应之以手,心能知之,口能传之,而手选批唐才子诗∀600首及!唱经堂杜诗解∀中的部又能应之,夫是之谓词达。(!澹园续集∀卷一!刻分五七言律诗;二是古诗分解,有!唱经堂古诗解∀苏长公外集序∀)公安派袁宗道提出口舌代心者20首和!唱经堂杜诗解∀中的部分古体诗。从字、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展转隔碍,虽写得畅显,句、解、首的诗歌文本结构层次上看,解是其结构已恐不如口舌矣;况能如心之所存乎?故孔子论分析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层次,其最初的提出是文曰:+辞达而已。,达不达,文不文之辨也

8、。建立在唐律诗这一具体诗型起承转合的意义金圣叹对!古诗十九首∀进行文本细读,在形节律动态变化的基础之上。但金圣叹唐律诗、杜式分析的分解鉴赏基础上,拈出孔子辞,达而诗的解读,过分强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