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全面降准降息的六大理由.pdf

不会全面降准降息的六大理由.pdf

ID:54376763

大小:503.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1

不会全面降准降息的六大理由.pdf_第1页
不会全面降准降息的六大理由.pdf_第2页
不会全面降准降息的六大理由.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不会全面降准降息的六大理由.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责任编辑:许华娜财经观察..市场第一线B,EI宏微观经济骤冷使全面降准降息的预期再度升温。一季度时我们曾提示投资者不要期待政府抱薪救火,货币政策不会转向全面宽松,央行更倾向于采取定向手段稳增长,现在我们同样认为全面降准降息年内不会出现,原因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不会全面降准降息的六大理由口张媛原因一:政策重心从“稳“稳增长”转向“调结构”,针对果考虑到国开行6月末的资产总额比增长”转向“促改革,调结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定向宽松还会2014年一季度多了1.56万亿元,那么构”继续,但力度不会强于二季度,总可以确定的是多出的万亿的同业往来上半年

2、的政策是“强”的,重量宽松更是遥遥无期。资金归国开行所有。这笔万亿同业资心在“微刺激”和“稳增长”,下金似乎被计入了其他金融性公司,4半年的政策是“平”的,7月后政原因二:定向宽松相匕全月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策重心明显转向“新常态”和“促面宽松更合情、更合理负债暴增近2万亿元(4fi]货币基金扩改革、调结构”。三季度以来,关李克强总理频繁强调要坚持定张3千亿元左右,不能完全解释这一于“微刺激”和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向调控。上个月,当被问及面对经变化),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并未扩发展目标的声音逐步淡出,取而代济下行的压力,政府是否采取

3、了张。之的是“新常态”和“促改革”,“强刺激”政策时,李克强总理表这至少说明了以下两点:人民日报》甚至连续四天在头版示货币政策一点没变宽松,唯一的1、定向调控更合理。央行在降刊登特别报道和评论员文章,全面“强刺激”就是强力推进改革。在息、降准前还有定向降准、再贷款/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其核心近期的达沃斯论坛上,李总理也PSL等“小招”可以使用,部分定向就是在增速换挡的背景下“促改明确向全世界宣示“坚持定向调工具行使了财政化职能,缩短了货币革、调结构”,这~1:16月份新华社控”。此番言论意味着中央对总量停留在银行间的时间差,对经济的

4、带连发三文强调“微刺激”形成鲜明宽松的说法并不认可,全面降准、动作用或许更加显著。对比。从现实情况看,近期改革推降息这种有悖于“总量稳定”的措2、定向调控更合情。中央反复进也明显提速,财税改革、户籍改施难以出台。即使是在经济和房地强调货币政策“总量稳定、结构优革、科技创新、国有企业改革等试产加速下行的一季度,中央仍在坚化”的原则,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点或总体方案陆续出台,而与稳增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货币高层都不太愿意向公众传递“全面放长相关的经济刺激政策却稍显沉政策取向,并未采取总量宽松措水”的预期,无论是降准还是降息,寂。施。信号

5、意义都过于强烈。“新常态”落脚到货币政策二季度被热议的万'[LPSL,在央上,意味着下半年的政策会kk_-:季行的报表上也没有露出任何痕迹。原因三:定向宽松仍有余度更加中性。根据我们对二季度货4月全国性大型银行同业往来新增温,全面宽松的必要性不足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概括出的四个了1.81万亿元,而四家大型银行同PSL等定向宽松措施对年内经济关键信号:淡化经济增长、关注债业往来仅新增704l亿元。全国性大仍有支撑。8月金融数据的疲弱和稳务风险、担忧通货膨胀、降低融资型银行的统计口径除了四大行以外增长进度放缓影响到了实体经济,成本,下半年货币

6、政策基调将从还包括了国开行、交行和邮储。如结果是8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下证券导刊。月于I19-.财经观察责任编辑:许华娜滑,这也为货币全面放松提供了理图表1:未来15~59岁劳动人口数量未来趋势性减少论依据。但考虑到全年PSL额度尚未15—59岁劳动人口数量预测用尽,定向宽松对经济的支撑仍留有余地,货币政策尚不至于全面放松。根据媒体报道,PSL用于棚改专项贷款的期限是三年,采取“一次到账、按年支取”的方式。国开行已从中提取了全年4ooo~L元的PSL额度,年内可使用的余下额度近2000亿元。此外,从经济转型视角看,单一的GDP指标已成为

7、失灵的温度计。得益于经济结构州的调_要整和瓤服务Ⅻ州枷业的崛起,单位GDP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在增强。过去GDP增速对就业的影响较为线性,GDP每增长1个百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分点,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这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随政策即会转向收紧控通胀。速或将在3%左右的区间运行,潜在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GDP增长对从宏观上看,中国人口红利已的食品通胀压力预示着总量宽松政策就业演变为非线性特征:GDP增长经结束,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不会出台。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约130万~150比已逐步下降。与此同时,该年龄万

8、人就业。政府关注GDP说到底是段劳动人口的绝对值开始减少,原因五:央行仍担心外汇关注就业,只要经济增速的下滑不2013年减少规模约70万人,且往后占款卷土重来影响就业,政府就不会出台总量宽年份该年龄段人口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