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5单元 18孟子两章 导学案.doc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5单元 18孟子两章 导学案.doc

ID:54856167

大小:1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2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5单元 18孟子两章 导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5单元 18孟子两章 导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5单元 18孟子两章 导学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5单元 18孟子两章 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孟子》两章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

2、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其次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学法引导1、加强朗读训练,就本文而言,不仅要学生读准字音,断对句子,还应对文中的排比句进行反复诵读,以体会排比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2、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意义,加深对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的认识,学习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3、找文章关键句(中心句),提高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孟子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思想观点.4、 两篇短文

3、在写作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可采用比较阅读法阅读.      (三)审美鉴赏居安思危的警戒美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本是战国时期讨论战争胜负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而也适用于政治.直到今天,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仍然是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一切违背该法则的行为必将以失败告终.“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也常被用来勉励人们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这一条条古训无不闪烁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自我警

4、戒、自我奋进的美的光芒.二、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米粟()亲戚畔()之傅说() 法家拂()士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入则无法家拂士5、解释下列句中

5、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池非不深也.古义: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能力提高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

6、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B.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C.衡于虑,而后作作:发作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河曲智叟亡以应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国恒亡安能辨我是雄雌则有去国怀乡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B.本文在论述

7、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