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锦瑟教案.doc

登高+锦瑟教案.doc

ID:54991164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5

登高+锦瑟教案.doc_第1页
登高+锦瑟教案.doc_第2页
登高+锦瑟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登高+锦瑟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高》教案主备人:程培蕾【教学目标】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知人论世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解题: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

2、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三、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四、细读文本,深入探究1.首联和颔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明确: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鸟回、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2.结合以上意象谈谈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明确: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意象,分析意境,体会情感3.有人认为诗人在颈联、尾联中体现了多种悲情,请对此谈谈你的理解。明确:悲秋、常、作客

3、、年老、多病、孤独、艰难、潦倒4.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 明确:“艰难”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五、师生讨论,总结特点1.此诗八句皆对,深厚的感情和精严的诗律相融和。2.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飞动,悲怆而不消沉。3.风格深雄悲壮,是杜诗中最有名的一首七律,被后人评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六、作业《锦瑟》教案主备人:程培蕾【教学目标】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4、二、知人论世三、诵读诗歌,初步感知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3.“沧

5、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幡然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四、探究主旨。  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哪个词语上?

6、(惘然)  作者为什么而“惘然”?(为“此情”。)  “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讨诗歌的主旨。  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  (结合自己的理解能自圆其说即可,师点拨)五、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谈诗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明确:大量用典语言华美基调哀怨 意境凄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