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doc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doc

ID:55161960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9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doc_第1页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doc_第2页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doc_第3页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doc_第4页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  一本书即将付梓。这本书在计划中是献给父亲的,我不由想起已经逝去五年的父亲,想起父亲与我过去的种种。最为难忘的一个画面是,小学二年级,一次放学后,我没有及时回家写作业,而在半道上看玩伴们打纸牌,被担水回家的父亲抓个正着。父亲揪着我的耳朵把我拖回家,罚我跪在地上反省,他问我一句话:“你是想端国家的铁饭碗,还是想一辈子当牛板儿?”。  每当我泪流满面地想到这个场景,我就会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我一个山里娃,上大学,读博士,当了大学老师,还成了中央媒体的时事观察员?  是父亲直白的“励志”吗?  不多是。小时候,这样的励志甚至让我有些反感,我理解父亲的苦口婆心,但并不赞

2、成其中的逻辑,也不接受他描画给我的未来。  思来想去,答案应该是读书。  小时候,我的阅读经历应该算是很悲催的——家住不通汽车的小山村,六个孩子,靠借粮度日,不可能有闲钱买书。除了从小伙伴那里蹭着看过一些连环画,多年后,我还记得自己的一次“窃书”行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做小学民办教师的二姐那里,“窃”到一本已经翻得卷毛的“书”。里边有一篇小说,叫《绿化树》:就此,我认识了马缨花,一个脸上长着细碎的雀斑、泼辣忠贞的女子;认识了章永磷,一个为了能填饱肚子,把学来的知识都用在怎么营造视觉误差让饭缸子里多出半勺面糊、怎么用交换原理把三斤土豆变成五斤黄萝卜的劳改释放人员。一本《资本论》是他得

3、以活下去的精神支柱,高贵的灵魂与饥饿的身体痛苦纠结,让他在苦难中锤炼了自己的意志。从此,我知道了有一种人叫读书人;从此,我也喜欢上了读书。十余年后,我选择读中文系,这本书比“铁饭碗”的说服力可大多了。  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着很多人的命运。福楼拜的一句话道出了真谛:“阅读是为了活着”。  是啊,阅读无处不在。神农遍尝百草是在阅读世界,古人夜观天象也是在阅读世界,仓颉更是在阅读世界之后造出文字来对世界进行描摹和记录。我们每个人通过阅读自身和我们周遭的世界,来了解自身的处境。“阅读,几乎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通过阅读,人类获得了生存的可能,实现了生存的升级。  相对于时刻向

4、外散布信息的自然与生活,书籍汇集了他人阅读的经验,成为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便捷且高效的通道。通过读书,苦难中的“章永磷们”顽强地活了下来,穷困的“张政法们”幸运地走出了大山。读书让人获得了生活的知识、生产的技能、工作的资格、创造的基础、提升的空间,也让自己成为别人阅读的对象或者阅读的通道,获得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有阅读就有表达,有读者就有作者。生活中,我们也往往会从阅读者变成“被阅读者”。  大学还没毕业,我就已确定将从中文专业转行教播音主持。面对厚厚的一本《中国播音学》,我对编写者们充满了仰慕之情,想象着这些在书籍中存活的“大人物”是何等的“英明神武”!等到我自己数年后也成为一名播音主持

5、专业的教育者和研究者的时候,已经能够发现这些书中的不足,笼罩在书籍和作者身上的光环在新的视域中褪去了。再到后来,自己也一步一步地成为表达者、变成书本上打着名字印着照片的作者的时候,才切实感受到被人阅读很难,让人放心地阅读更难!  捷克诗人里尔克在他的《柏列格的随笔》里论诗的创作时有一段非常精妙的话,他说:“……单要写一句诗,我们得要观察过许多城许多人许多物,得要认识走兽,得要感到鸟儿怎样飞翔和知道小花清晨舒展的姿势。得要能够回忆许多远路和僻境,意外的邂逅……神秘还未启明的童年,和容易生气的父母……海滨的清晨和海的自身,和那与星斗齐飞的高声呼号的夜间的旅行——而单是这些犹未足,还要享受过许

6、多夜不同的狂欢,听过妇人产时的呻吟,和坠地便暝目的婴儿轻微的哭声,还要曾经坐在临终人的床头和死者的身边……然后可以希望在极难得的顷刻,在它们当中伸出一句诗的头一个字来。”喜欢这段话,不只是因为它关注生活中最细微的触碰和感动,更因它所表露出来的对于创作的认真和负责。里尔克对诗的态度也成了我对自己、对其他作品的一种理想要求。  “让人放心”是件很难让人放心的事。  我不写诗而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阅读经历决定了他的知识库,进而决定了他的思想框架、建构了他的想象空间。现代学术,一个好的研究不可能是由单一的经验构成的,而往往是多种研究的复合体。越是读书,越是发现自己

7、的知识匮乏,越是发现书中存在着偏见和漏洞。而只有具备宽阔的视野、高远的格局、广博的阅读,才会让研究者少犯错误并更具创造力。  于是,我更加热衷于购书,曾经有几年,我至少一个月一次去到蓝旗营的万圣书园购书,站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来回就是一整天,但我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我的几位朋友成了出版社的编辑。  分属不同出版单位的他们,常常会向我抱怨稿件质量有多差。对于学术质量,我不是缺乏判断的“菜鸟”,但以往由己推人,对作者都怀着一种单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