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原创).doc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原创).doc

ID:55203692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3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原创).doc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原创).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原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师生平等对话之学生的角色的思考作者:李秀平一、问题产生的背景自从教以来,这已经是我教学的第二年了,在这两年中不断地进行教学摸索,不断地实践教学理论,不断地探索新课程的要求。在新课程要求中就有一个教师角色转换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改传统的‘居高临下’、‘先知先觉’的‘权威者’的角色,转而以学生平等融洽的交流者的角色参与课堂讨论,”我想要完全践行这个新要求,不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去实践有意去探索,学生也应该主动参与践行那种传统思想的转变,因为在以前传统思想的教育下,学生本来就会有一种“为师命是从”,为老师是尊,为老师是权威者的思想,所以往往在老师即使出现有错

2、误,他们也不多言。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也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因此我想师生的平等对话机制的建立,也需要改变学生的思想。因而在一节文言文教学课上让我感受颇深。二、问题形成的简况那天我给学生继续上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的第二课时,在第二课时主要是探讨文中的思想感情,以及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宋濂幼时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试着从中让他们得到一些启示。我在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了解了作者的学习方法和求学态度后,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问题抛出后,学生思想积极活跃,似乎很有体会,但我还是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先在脑中整理思绪。“好,现在请同学们各抒己见,无需举手,想说就起来说。”

3、答案也真是丰富多彩。有的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学习作者刻苦学习的精神。有的说: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不怕困难。有的说:我们要学会在快乐中学习,不应过分攀比。也有的说“在求教时要谦虚。······此时出乎意料的答案顿时响亮课堂,有位学生说:我们要看老师的脸色行事······听到这个答案,本能地感觉这个答案的措词需要纠正,学生的思想也需要纠正。学生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文中有这样的叙述“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就是大概讲宋濂在求教老师时,遇到老师在“叱咄”,不敢出声,并且等到老师高兴后才再请教。首先在对课文的内容理

4、解上,再次讲明作者很会求学的态度,在“叱咄”中,在别人的错误中借鉴学习,已达到自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在学习中少走弯路。所以很恭敬严肃认真在老师的身边听教,“色愈恭,礼愈至”是对老师的一种敬重,而等老师高兴后再问,也是设身处地考虑到他人情感变化问题,作者所有出发点是在尊重师者。并不是你所想那样,把老师当成一个主宰者,有惧怕老师的成分,把师生关系附上一层谁主谁次的权力外衣。其实师生关系是不同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也不同于朋友之间的自由选择关系,而是各自服从独立人格的协作关系。所以在今后你们要正确看待我们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关系,老师有错误,学生也可以大胆地纠正。所以我们把刚才那位同学的话

5、改为“在请教时,要学会看场合请教,做到恭敬有礼”。学生听后,频频点头,而且还有学生会问:“老师,那么以后我们就要当堂指出你的错误哦?”我说:“当然可以!”就这样在一片欢笑中结束了这堂课。三、问题给我们的启示从这样的学生的答案中引发的师生关系问题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在课上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那种有主次权力关系的师生关系的思想也是很有必要的。建立新课程的要求“师生平等对话关系”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思想都要进行改变的。不仅教师要有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意识,对学生也应该培养这种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对话关系的,了解“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有错误了,学生也可以大胆指出;老师也有

6、不知道的东西,学生也要学会理解,不能一味要求老师就是“万能”的。所以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师生的那种人格平等对话关系,它的利处不少:首先,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实践中落实师生平等对话;其次,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提出质疑解决思想前提;第三,有利于营造师生共同学习,互相进步的教学氛围,改变学生以前那种“老师就是有问必答,有问必知”的想法。师生平等对话,目的就是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恐惧与焦虑、厌烦的情绪。师生平等对话只是实现师生关系融洽的一种形式和途径,它尊重师生关系的特殊性,更深层的意义却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智能的同时,身心得到

7、健康的发展。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意识也不容忽视。四、案例评析所谓平等对话,即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学不再是教师惟我独尊、学生惟命是从的旧观念、旧传统,平等是人文关怀的核心体现。反观过去的教育,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属于从属地位。教师的观点不容学生质疑,否则就是教师的跌份儿,教师遵循课堂表面上的井然有序,学生却是敢怒不敢言,表面上尊敬,内心怨恨,使学生心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