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3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3

ID:5550012

大小:3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2-18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3_第1页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3_第2页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3_第3页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3_第4页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2010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化第三讲中国古代的思想与化【专题要点】一、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诸子百家:①道家学派:老子、庄子;②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③墨家学派:墨子;④法家学派:商鞅、韩非子2010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2010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化第三讲中国古代的思想与化【专题要点】一、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诸子百家:①道家学派:老子、庄子;②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③墨家学派:

2、墨子;④法家学派:商鞅、韩非子2010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2010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化第三讲中国古代的思想与化【专题要点】一、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诸子百家:①道家学派:老子、庄子;②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③墨家学派:墨子;④法家学派:商鞅、韩非子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化体系的基础;(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儒家思

3、想就是在“百家争鸣”中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形成和发展起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主流思想;(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古代中国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侧;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化的基本精神3.儒学思想的形成(1)孔子创立儒学:①政治思想:“仁”为核心;“

4、德政”,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②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③著述方面,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教本,被后人称为“六经”(2)孟子主要思想:①把孔子的“仁”思想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②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通过实行仁政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3)荀子主要思想: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观点;③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5、4.道家、法家和墨家(1)老子创立道家学派。①唯心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③朴素辩证思想:万物、社会是运动的,关系是相对的(2)庄子对道家学派的发展。①主张:认为世界万物是相对的。②影响: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韩非子对法家思想的贡献。①贡献:以法治国,法、权、势相结合;②作用:利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③影响: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4)墨子的主张和影响。①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非攻”,谴责战争给

6、人民造成的灾难;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治国主张“尚贤”,反对任人唯亲。②影响: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新儒学(1)地位:董仲舒是汉朝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2)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3)主要思想主张:①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②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

7、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③董仲舒还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2.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儒学之士在中国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主流思想。(三)宋明理学1.宋朝的程朱理学:(1)特征: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2)二程主张: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先物后;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8、起,认为“人伦者,天理也”;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物皆有理,把知识、道理、天理联系起(3)朱熹主张:①天理是道德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