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增长理论.doc

新经济增长理论.doc

ID:55707091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5

新经济增长理论.doc_第1页
新经济增长理论.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经济增长理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了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它全力解决经济增长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它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是区别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将经济增长源泉完全内生化,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二、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20世纪4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

2、马根据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思想,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推演出“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个模型突出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它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则经济增长决定于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从而为经济增长找到了一种似乎合理的持久动力和源泉。该模型的重大作用是指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匮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一要害,也指明了只要资本持续形成,经济便会持续增长。但这一模型存在不少缺陷,受到后来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资本-产出比不变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资本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其次,该模型过分强调“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却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且具有“刀锋”性质,即经济

3、增长是不稳定的,因此不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正统模型。由于它的不足,后由索罗、斯旺等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不断修改前人的经济模型,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大潮。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了经济增长不仅在于劳务和资本,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等。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经济长期增长问题,它以收益递减为前提,而长期增长必然以收益递增为前提,虽然引入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本身是外生决定的、不确定的资源,难以对经济长期增长作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解释。并且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这意味着市场信息充分,产品同质,不存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但

4、是这种过于理想的市场环境却不能带来理想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各地区工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会趋同,政府和政策变化等对产出和消费却没有长期影响,且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在此基础上,罗默、卢卡斯等人建立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上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积累增长模型把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要素引入生产函数中,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提高经济增长率即努力增加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资源投入以提高知识积累率。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增长模型认为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来源。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它的技术内

5、生化表明经济增长源于厂商极大化的投资努力,较好的说明了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将人力资本和知识引入经济增长模型,突破了传统的收益递减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较好的解释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拉大的原因,即越发达的国家人力资本、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更多,产生更多的收益,吸引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从而差距不断拉大。同时,新经济增长理论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大量依据,认为知识发现或技术创新需要某种垄断权力且这种权力很有用,可以使这些思想发明者愿意将自己的资源用到生产新思想上。一、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现状的积极影响对于我国现存的东西部差距问题上,新经济增长理论给予了我们很好的

6、启示。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里,东西部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太大的差距。那么西部怎样才能逐渐缩小与东部沿海城市的差距呢?西部可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和比较战略优势,积极引入人力资本、知识进步,抛弃传统的过分强调物质资本的旧观念,逐步发展成一个从“模仿”东部发展战略到“创新”的经济体制。西部缺少的更多的是知识、技术等“创造性资源”。全球化条件下提出了更多更新颖的经济要素如知识、信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等,这些将成为提高经济效率的主要源泉。因此,启示就是加快西部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步伐,不断创造和完善有利于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制度环境,努力进行制度改革创新等。18届三中全会提

7、出了土地改革,土改政策孕育着巨大政策红利,农民或新一轮成为改革最大的受益者。从全国的经济长期发展来看,改善我国国土资源,增加可耕地面积,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财产权利,充分发挥我国国土资源禀赋最丰富的劳动力的作用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资本和劳动力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在中国,劳动力相对于资本多得多,必然会出现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相对昂贵的资本。我国劳动力过多,单单靠替代资本无法为劳动力找到就业场所。一切作为生产手段的资本都可以通过储蓄转化而来,而土地以及自然资源等不可再造资本,无法借助投资创造出来,则恰好可通过改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