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景观的欣赏4.doc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景观的欣赏4.doc

ID:55794063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27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景观的欣赏4.doc_第1页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景观的欣赏4.doc_第2页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景观的欣赏4.doc_第3页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景观的欣赏4.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景观的欣赏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4.3旅游资源的欣赏(一)教学设计 教育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结合实例,了解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挚情感。教学重点: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教学难点:抓住景观特点教学方法:设疑探究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具:电脑多媒体课前准备:教师上网收集相关景观图片资料供上课使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和非凡性的特性。面对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掌握欣赏旅游景

2、观的基本要求,能使我们在旅游活动中乘兴而去,尽兴而归。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旅游景观的基本方法。[讲授新课]4.3旅游资源的欣赏(一)△多媒体显示:《题西林壁》作者: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生共同探究]由于远近、高低、各个侧面、不同角度,所观赏到的景观就有不同的美感。可见,观赏旅游景观是有讲究的,那么,应该如何观景才好呢?(板书)一、选择观赏位置△[显示图片]武陵源群峰(学生讨论)[探究结论]峰峦──远眺或俯瞰△[显示图片]桂林象鼻山、巫山

3、神女峰(学生讨论)[探究结论]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的观赏点△[显示图片]长江三峡(学生讨论)[探究结论]峡谷、洞、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显示图片]黄果树大瀑布(学生讨论)[探究结论]瀑布──适当距离仰视△[显示图片]桂林山水(学生讨论)[探究结论]山水组合景观──乘舟(小结板书)选择观赏位置,一般应抓住距离、角度、俯视三种变化。(课内练习)提问:简答如何欣赏下列景观以达到最好的效果。(1)黄山石猴观海(2)庐山瀑布(3)北京石花洞(4)桂林山水(简析)此题复习巩固欣赏旅游景观获得最佳美感的

4、方法。地貌的酷似造型应在特定的位置欣赏;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洞穴要置身其中近观;乘船沿水可观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过渡、提问]北京香山游主要是观赏“香山红叶”,为此旅游者应选择A.春光明媚的季节去观赏B.选择秋高气爽的时节去游赏(学生齐声答:B)(板书)二、把握观赏时机△[显示图片]吉林雾淞(学生讨论)1.最佳观赏时间(冬季)2.成因[探究结论]自然景观随季节而变化:春翡夏翠秋金冬银△[显示图片]泰山日出黄山日落(学生讨论)1.最佳观赏时间(雨过天晴)2.原因[探究结论]自然景观随时间和天

5、气而变化△[显示图片]钱塘怒潮(学生讨论)1.最佳观赏时间(农历八月十八最壮观)2.成因(引导学生从气候、天文、地形等方面讨论原因)[探究结论]许多景象只在特定时间出现(过渡、提问):请问雄、奇、险、秀、幽分别是我国哪一座风景名山的特点?(学生答:泰山、黄山、华山、峨眉山、青城山)△[屏幕并排显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学生讨论)二者的建筑风格有什么区别?[师生合作探析]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要欣赏旅游景观,就要了解景观的特色,抓住景观的特点,特别是人文景观,更要抓住其特点,以便体会创造者的匠心

6、和景观艺术的竟境。(板书)三、抓住景观的特点(讲解)园林是重要的人文景观,其构景的常用手法有:1.主配:主景是全园景观的精华所在,一定要鲜明突出;配景要起烘云托月的作用。2.层次:此手法能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园林构景贵在层次,常用障景法和隔景法来丰富景观的层次。(请思考):1.《红楼梦》中对大观园入园处的描写“……开门进去。只见一带翠障挡在面前。”大观园入园处采用了何种园林构景手法?(障景法)2.园林建筑中常用墙、廊、树篱等把景区分为层次丰富的各部分,这是园林构景中的何种手法?(隔景法)△(

7、显示教材图4.15)提问:这是什么构景手法?(学生答:框景)△(显示图片)杭州西湖(学生答──借景)(课内练习)关于我国园林构景手法及其景观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框景是园林中的局部特写,犹如精致小品   B.隔景法采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以达到山重水复的意境   C.借景的关键是使所借之景与园中之景和谐统一,是观赏的主要对象   D.主景是园林设计的精华,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参考答案: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