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六册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六册

ID:5583414

大小:6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2-19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六册_第1页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六册_第2页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六册_第3页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六册_第4页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六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六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六册(全册)第1课水墨游戏(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用法。2、学习简单的笔墨技法,尝试和感受笔墨的变化。3、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学习积极性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在尝试和实践中理解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变化。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灵活用笔用墨,尽情感受笔墨的丰富效果。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国画用具,师再准备一些传统的墨条和砚台。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出示国画作品及其他美术作品,请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画种的不同,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画。2、认识国画的用具材料(可请班上学过国画的同学来介绍)师对同学

2、的发言进行补充说明毛笔:笔锋柔软程度视所用的毛的质地,硬的有狼毫,软的有羊毫,软硬适中的叫兼毫墨汁:加水后可调深浅,能在纸上体现出丰富的变化效果。宣纸: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分为生宣、熟宣和夹宣,古代也有用绢代替宣纸的,是画国画专用的纸。砚台: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磨墨用的,质地好的砚台可使磨出的墨很细很滑,画出的画能保存很长时间。现代人为了方便,用墨汁代替砚台3、这些用具有一个很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就是它们是中国人发明的,是中国画专用的,体现出我们国画的特点。二、发展阶段:1、同学们对这些用具中的哪一种最感兴趣?你们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它们的功

3、能?2、师带领学生尝试,感受墨色的变化,认识: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3、学生实践、用不同墨色进行随意书画4、请学生思考:在画的过程中,是否发现用笔的变化小结:用笔锋的尖端(中锋)画得出细的线,用笔锋的侧面(侧锋)画可得宽、粗的面5、学生结合笔锋、墨色变化再练习三、小结:1、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什么知识,你打算如何运用它们。2、拓展:回去用学到的笔墨技法临摩一幅国画。第2课重重复复(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什么叫重复,并理解图形重复排列的美感。2、学习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将一个单一的图形进行重复排列,感受不同排列带来的变化。

4、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形重复排列给人的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将同一图形用不同的方法、方向、顺序排列出来。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注意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课前准备:师收集有重复图案的各种实物,生活中各种形状相同的单个物体如火柴、胶圈、瓶盖等,以及彩色卡纸、剪刀、胶水。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出示有重复图案的物体,请生观察,找出是由哪个单一图形排列而成。请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物品,说说其中哪个是单一图形。2、看书中作品,这些图形在排列过程中产生什么变化?师提示:如图形的方向、顺序、数量等。3、小结:图形在排列

5、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叫重重复复。二、发展阶段:1、回忆:在生活中,什么物体可以作为单一的图形进行重复排列?请生出示找到的材料2、师出示示范作品,开拓学生思路3、要求:用手中的材料进行上下、左右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形成一幅作品辅导:没有实物的可以用彩色卡纸剪出数个同样的图形进行排列。4、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排列规律。5、展示作品,说说自己的排列构思。三、拓展:1、除了这些小物体,生活中有许多大的物体重复排列起来就会成为一座建筑或一道风景。2、启发学生讨论,用身边的立体物进行重复排列如书包、桌椅、甚至人等。四、整理,下课。第3

6、课曲曲直直(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曲和直的概念,能区别自然界中的曲线和直线。2、感受曲线和直线的美感,能运用不同的曲线和直线进行美术创作。3、说说曲线和直线给人的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利运用自然物及人造物的曲线和直线进行美术创作教学难点:创作时注意线条的排列和组合课前准备:师准备能随意弯曲变形的软电线、长纸条等,生收集生活中直线和曲线状的材料,如吸管、毛线等,带上剪刀、胶水。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请生对比,说说两种线给人的感受2、小结,引导生读书中的知识点3、思考问题:直线和曲线

7、还有什么别的样子?(师提示:折线、漩涡线等)请生上黑板分类画出二、发展阶段:1、引导学生看书,直线和曲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生举例2、启发: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出各种直线和曲线,让它们互相变化,互相衬托,师出示示范作品3、学生实践:用带来的各种线材料组成有直线和曲线的作品。教师指导4、评价作品三、拓展利用直线和曲线制作立体的造型四、小结、下课第4课平平稳稳(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对称与均衡的现象,并能说出生活中存在的对称与均衡。2、用剪纸、绘画等形式表现对称与均衡的作品。3、说说对称与均衡现象给自己的感受。教学重

8、点:引导学生理解对称与均衡的含义,并对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对称与均衡的现象作出准确判断。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灵活利用材料表现作品。课前准备:师准备表现对称与均衡现象的活动教具(贴图),或借一只天秤和。收集对称与均衡形式的范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