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开发.pdf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开发.pdf

ID:56396889

大小:2.47 MB

页数:70页

时间:2020-06-23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开发.pdf_第1页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开发.pdf_第2页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开发.pdf_第3页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开发.pdf_第4页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开发.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开发.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开发与应用刘峰山东农业大学物保护学院一、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特点及开发应用状况•SDHI类(succinatedehydrogenaseinhibitors)杀菌剂是被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ungicideResistanceActionCommittee,FRAC)新划分出来的一类作用机制和抗性机理相似的化合物。该类药剂的特点是抑制病原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干扰其呼吸作用。目前已成功开发的这类杀菌剂至少有15个品种,近几年推出的主要产品有联苯吡菌胺(bixafen)、氟吡菌酰胺(fluopyram)、氟唑菌苯胺(pen

2、flufen)、吡唑萘菌胺(isopyrazam)、环苯吡菌胺(sedaxane)、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和吡噻菌胺(penthiopyrad)。1、SDHI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靶标位点是病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蛋白复合体II,即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或琥珀酸-泛醌还原酶(succinateubiquinonereductase,SQR)。通过作用于蛋白复合体II影响病原菌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阻碍其能量的代谢,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导致其死亡。菌体能量供应2、已上市的主要品种活性成分中文

3、名称上市年份开发商用途carboxim萎锈灵1969Uniroyal种子消毒剂benodanil麦锈灵1974巴斯夫种子消毒剂fenfuram甲呋酰胺1974Shell/Bayer种子消毒剂mepronil灭莠胺1981日本Kumiai水稻病害flutolanil氟酰胺1986日本农药水稻病害furametpyr呋吡菌胺1997日本住友水稻病害thifluzamide噻呋酰胺1997孟山都/陶氏水稻病害boscalid啶酰菌胺2003巴斯夫各类作物病害isopyrazam吡唑萘菌胺2010先正达谷物类病害penthiopyrad吡噻菌胺2010三井化学

4、/杜邦谷物类病害bixafen联苯吡菌胺2011拜耳谷物类病害fluopyram氟吡菌酰胺2011拜耳作物病害sedaxane氟唑环菌胺2011先正达谷物类病害penflufen氟唑菌苯胺2012拜耳谷物类病害fluxapyroxad氟唑菌酰胺2012巴斯夫谷物类病害3、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分类及品种1)氧硫杂环己二烯-酰胺类主要品种有萎锈灵(carboxin)、氧化萎锈灵(oxycarboxin)2)苯基-苯甲酰胺类主要品种有灭锈胺(mepronil)、氟酰胺(flutolanil)和麦锈灵(benodanil)3)呋喃-酰胺类代表品种甲呋酰胺(fe

5、nfuram)4)噻唑-酰胺类噻呋酰胺(thifluzamid)5)吡啶-酰胺类代表品种啶酰菌胺(boscalid)6)吡啶-乙基-苯甲酰胺类代表品种氟吡菌酰胺(fluopyram)7)苯基-氧乙基-噻吩酰胺主要品种Isofetamid8)吡唑-酰胺类主要品种有呋吡菌胺(furametpyr)、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吡唑萘菌胺(isopyrazam)、联苯吡酰胺(bixafen)、氟唑菌苯胺(penflufen)、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氟唑环菌胺(sedaxane)1)氧硫杂环己二烯-酰胺类•萎锈灵(carboxin)

6、的诞生标志着杀菌剂从传统的保护性杀菌剂向内吸性杀菌剂的方向发展。萎锈灵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采用种子处理来防治禾谷类黑穗病,以及叶面喷雾方式防治禾谷类锈病。主要与福美双复配使用。•氧化萎锈灵(oxycarboxin)氧化萎锈灵是在萎锈灵基础上研制而成,用于防治锈菌引起的病害2)苯基-苯甲酰胺类灭锈胺(mepronil)是1980年由日本组合化学研发,其对担子菌引起的病害高效,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棉花立枯病、小麦锈病、小麦根腐病及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病害。灭锈胺的持效期较长,对植株安全,可土壤和种子处理,在中国登记防治水稻纹枯病。•灭锈胺/mepronil/2

7、0%SC黄瓜/立枯病/450-600克/公顷/喷雾棉花/立枯病/450-600克/公顷/喷雾•灭锈胺/mepronil/20%EC水稻/纹枯病/600-825克/公顷/喷雾2004-2005年浙江新农临时登记麦锈灵(benodanil)国内未登记。氟酰胺(flutolanil)1984年由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具有内吸活性,主要防治担子菌引起的病害,如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病。1986年,麦锈灵由巴斯夫研发,对丝核菌、锈菌和黑粉病菌引起的病害高效。•氟酰胺/flutolanil/20%WP花生/白绢病/225-375克/公顷/喷雾水稻/纹枯病/300-37

8、5克/公顷/喷雾草坪/褐斑病/270-335克/公顷/喷雾•嘧菌酯/azoxystrobi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