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ID:5639782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0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_第1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_第2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_第3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备课大师xiexingcun.com《像山那样思考》主备人:兰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能力目标: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情感目标: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美并尝试体验作者的美好精神境界。【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文章相关重要语句概括要点。难点: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和体验作者的精神境界。【教学方法】“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2分钟)我们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

2、(图片)你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狼也有他的温情的一面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一则材料,也是关于狼的。两位猎人在森林里遇到两只狼正在撕咬着一只鹿,却不把肉吃下去。猎人朝母狼叩响了扳机。就在这一瞬间,公狼却如同闪电般挡在了母狼面前,临死之前,还使劲地朝后山望了一眼。母狼则衔起一块鹿肉向山后猛跑。猎人又射出了一颗子弹,母狼

3、倒地了,但当猎人即将赶到时,受伤的狼居然又站了起来,衔起肉向前飞奔。猎人沿着血迹赶到后山,惊讶了:一个干净的山洞里,四只小狼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那块鹿肉,而那只肚子被打穿的母狼则静静地躺在那里,它已经死了。③教师:这两则有关狼的故事让我们感动吗?谈谈理由。自由发言。⑤教师总结:是狼的温情、爱情感动了我们。野兽就没有情感?非也。实际上,在所有的群体之中,爱几乎是一种本能。这两只狼都是为了自己的幼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的,这种牺牲同样使它的生命显得崇高,同样值得我们敬重。语文备课大师xiexingcun.com语文

4、备课大师xiexingcun.com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二、展示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2.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3.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美并尝试体验作者的美好精神境界。三、预习检查(三分钟)1.字词(一)嗥叫(háo)驯服(xǜn)蔑视(miè)迸发(bèng)湍急(tuān)艾蒿(àihāo)疲惫(bèi)饿殍(piǎo)蜿蜒(wānyán)毛骨悚然(sǒng

5、)(二)拾遗::①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如夜不闭户,道不拾遗。②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如拾遗补阙。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蠕动:像蚯蚓爬行的样子。饿殍:饿死的人。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也做“中”。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2、作者简介“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是其最重要

6、的著作。《沙乡年鉴》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被美国人视为与《瓦尔登湖》同样具有伟大影响力的经典作品。《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四、自学指导一(三分钟)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感受作者传神的描写。描述狼嗥的特点有哪些?(学生齐读第一段,划出关于狼嚎的关键词语)明确:我们可以先从文中找出一些反映此种情感的词语,然后再从这些词语中体味出这声狼嗥中所饱含的情感。如“深沉的”、“骄傲的”、

7、“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学生大致谈谈自己的感受即可)那么这声嗥叫中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我们要学会从情感上升为理性,这个问题先留下来,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思考这样的问题。五、自学指导二(四分钟)这一声狼嗥,对每一样生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第2小节,看看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可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明确: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

8、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六、合作释疑一(八分钟)语文备课大师xiexingcun.com语文备课大师xiexingcun.com作者说要“像山那样思考”,这一认识是一开始就有的,还是转变之后才有的?产生这一认识的缘由是什么事?(结合课文4~6段具体说明)明确:从前认为自然界是被人类明智而高效的利用的,是应为大多数人提供最大的善,这种“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