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配制教案.doc

溶液的配制教案.doc

ID:56740636

大小:3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07

溶液的配制教案.doc_第1页
溶液的配制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溶液的配制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教案贺德志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地点:102实验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基本技能,为生物组培室培养母液的配制奠定操作基础。过程与方法:掌握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实验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掌握;各操作环节的精度配制把握。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图片:这是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常常用到的溶液(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祛痰止咳剂…),我们使用到的这些溶液都是配制出来的。展示图片:这是初中我们学过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

2、的流程。这里以10%NaCl溶液100g的配制为例,复习一下其配制步骤。(有3步,第一步是?…)展示图片:要把这些瓶里的药品取出一些量来,是称取方便,还是量取方便?生:量取方便(所以厂家已经把刻度在这些瓶子上刻上去了,我们用时只要量取几小格就可,挺方便)师:既然量取溶液更方便,所以我们就需要一种跟溶液体积有关的浓度表示方式——物质的量浓度。师:请同学们回忆写出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今天就由同学们亲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想不想?二、新课【任务布置】现组织培养室急需100mL1.0mol/L的Na2CO3(相对质量:106)溶液。【知识准备】PPT展示“配制程序图例”1.(师黑板上演示)需

3、称量多少克Na2CO3固体?n=cV=1.0mol/L×0.1L=0.1molm=nM=0.1mol×106g/mol=10.6g2.(提示问)称好后在什么容器中溶解Na2CO3固体?(烧杯?量筒?容量瓶?)3.如何尽可能转移溶质?(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4.选用什么样的仪器来定容该溶液(烧杯?量筒?容量瓶?)5.如何确保溶液的最终体积为100mL?(平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容量瓶的构造、特点。【技能准备】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并用蒸馏水洗净。②不能用作物质反应或溶解或稀释的容器,热溶液需冷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学生操作】配制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领取任务分成4个实验小组,每组领取一个实验任务2.清点所需实验仪器和药品:3.执行任务:对照教材上的操作提示,操作体验一次。【操作后交流】1.如何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借助玻璃棒,且玻璃棒不能与容量瓶口接触,防止溶液外流)2.为什么要洗涤玻璃棒和烧杯?(确保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减少实验误差)3.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若不能那又该怎么办?(倒掉,重新配制)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结果会怎样?5.定容好的容量瓶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还能再加水补充至刻度线吗?(不能,否则将使溶液体积变大,使浓度变小)三、课堂反馈(一

5、)欲配制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1.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2.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中加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后将溶液沿移入mL的容量瓶中。3.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次,将冲洗液移入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4.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时,改用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应该。5.盖好瓶盖,,将配好的溶液移入中并贴好标签。(二)若在配制过程中有以下行为,将会对配制结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1.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没有干燥就进行实验()2.称量溶质时,托盘天平左右托盘的物品放反()3.用玻璃棒搅拌溶

6、解溶质时,用力过猛,一部分液体溅出烧杯()4.转移时,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5.转移完毕后,没有洗涤操作直接加水定容()6.定容时加水不小心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7.定容后对容量瓶内的溶液上下颠倒摇匀,发现凹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8.当摇匀后凹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加水至凹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相切()9.配制100ml1mol/L的NaCl溶液,事先用1mol/L的NaCl溶液润洗容量瓶()10.配制NaOH时,溶解后,未经冷却将较浓的NaOH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四、技能拓展在微生物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大量开发的今天,相应培养基的配制是一门必备技能,其中很多溶液的浓度都是用物

7、质的量浓度表示的。下次课将带大家为生物组织培养室配制培养母液,期待你们的积极参与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