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要点提示 第2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课件.ppt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要点提示 第2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课件.ppt

ID:56992319

大小:1.85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7-25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要点提示 第2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课件.ppt_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要点提示 第2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课件.ppt_第2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要点提示 第2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课件.ppt_第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要点提示 第2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课件.ppt_第4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要点提示 第2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要点提示 第2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一、受力分析1.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顺序先找重力,次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电场力、磁场力、其他力.3.受力分析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即确定分析受力的物体.(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隔离2(3)画出受力示意图——边分析边将力一一画在受力示意图上,准确标出.(4)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否则,必

2、然发生了漏力、添力或错力现象.二、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状态.3.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方向,为一对平衡力.力的方向施力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相等相反3(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方向.(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方向.(1)在一些定性判断平衡状态的问题中,采用共点力平衡的相关推论,可以使许多问题简化.(2)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为

3、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相等相反相等相反41.(2012年阜阳模拟)如图所示,猎人非法猎猴,用两根轻绳将猴子悬于空中,猴子处于静止状态.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猴子受到的三个力不是共点力B.绳拉猴子的力和猴子拉绳的力相互平衡C.地球对猴子的引力与猴子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人将绳子拉得越紧,猴子受到的合力越大解析:以猴子为研究对象,猴子自身的重力和两根绳子的拉力在同一平面内平衡,属于共点力,A错误;绳拉猴子的力和猴子拉绳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地球对猴子的引力和猴子对地球的引力也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错误、C

4、正确;绳子拉得越紧,猴子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仍然为零,D错误.答案:C52.(2012年合肥模拟)在广场游玩时,一小孩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用细绳系于一个小石块上,并将小石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水平的风速逐渐增大(设空气密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绳的拉力逐渐减小B.地面受到小石块的压力逐渐减小C.小石块滑动前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滑动后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小石块有可能连同气球一起被吹离地面解析:把气球和石块看做一整体,整体受到重力,地面对石块的支持力,水平风力和地面对石块的摩擦力,空气对气球的浮

5、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与重力是平衡力,石块滑动之前水平风力和地面对石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滑动以后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D错误,C正确,以气球为研究对象,易知A错.答案:C63.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与倾斜的天花板垂直,一带正电的物体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天花板与物体间的弹力一定不为零B.天花板对物体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C.物体受到天花板的摩擦力随电场强度E的增大而增大D.在逐渐增大电场强度E的过程中,物体将始终保持静止解析:物体受力如图所示,由于物体静止,由平衡条件知,沿天花板方向:Ff=

6、mgsinθ,所以A对、B错、C错.垂直天花板方向:qE=mgcosθ+FN,当E增大时,FN增大,物体仍静止不动,D对,故选C.答案:C74.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右C.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D.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解析:对球受力分析,可以确定的力是水平力F和重力mg,根据平衡条件,斜面对球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墙对球可能有弹力,也可能没有弹力.答案:C8

7、受力分析常用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1.常用方法(1)整体法和隔离法9(2)假设法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2.应注意的问题(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混淆.(2)对于分析出的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其来源,即每一个力都应找出其施力物体,不能无中生有.(3)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考虑.(4)区分性质力与效果力: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按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命名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去,受

8、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5)区分内力与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外力,要在受力分析图中画出.10[例1](2012年宣城模拟)如图所示,小车M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