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早期理论.docx

学习迁移早期理论.docx

ID:57219072

大小:16.8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6

学习迁移早期理论.docx_第1页
学习迁移早期理论.docx_第2页
学习迁移早期理论.docx_第3页
学习迁移早期理论.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习迁移早期理论.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迁移早期理论通过最新吉林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8年吉林教招将已出公告,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教招考试中,广大考生最怕的就是主观题,而主观题中往往涉及到的“解决措施”类和“影响.....因素”考点较多,本次梳理“解决措施”类的考点,希望对考生的复习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学习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习迁移问题,迁移的本质是什么?迁移发生的基本过程怎样?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学习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2、从而形成了各种学习迁移理论。一、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学习迁移现代理论,它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如记忆、注意、知觉、想象、判断、推理、意志等官能组成的。“心智”的各种成分(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强力量(能力)。这种能力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发挥效用。同时,一种官能的改造,也无形中加强了其他所有的官能。形式训练说把迁移看作是通过对“心智”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发生是自动的。它把训练和改进“心

3、智”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认为一个学科的直接效用并不重要,心理官能的锻炼才是最重要的,即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材料对官能训练的价值。该学说还认为,学习要收到最大的迁移效果,就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难记的古典语言和拉丁文可以有助于意志的“忍耐”能力的形成,数学有助于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历史能提高记忆力,自然科学中的难题,被视为训练“心智”的最好材料。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分类,学会想象、记忆、推理、判断,甚至创造。有了这些官能(能力)的提高,足以使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形式训练说在欧美盛行了二百多

4、年,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心智”的各种官能是否可以分别训练使之提高,从而自动地迁移到一切活动中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不是训练“心智”的各种官能?该学说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早期的以及近现代的心理实验研究都对这一学说提出了挑战。二、共同要素说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心理学家开始借助实验来检验形式说的迁移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在1890年首先通过记忆实验来研究学习迁移问题。其实验结果表明:记忆能力不受训练的影响,记忆的改善不在于记忆能力的改善,而在于方法的改善。詹姆士的实验尽管比较粗糙,但为以后的实验工作开辟了道路。继詹姆士之后,桑代克和伍德沃斯以刺激

5、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只有当两个机能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即产生学习迁移。桑代克在1901年所做的“形状知觉”实验是共同要素说的经典实验。他以大学生为被试者,训练他们判断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图形的面积。被试者首先接受预测,要求估计127个矩形、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使他们判断几何图形面积的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然后用10—100平方厘米大小的90个平行四边形,让被试者进行充分训练。最后进行两种测验:第一个测验是要求被试者判断与训练图形相似的13个长方形的面积;第二个测验是要求被试者判

6、断27个与训练图形不相似的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这27个图形是预测中使用过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判断训练,被试者对长方形面积的判断成绩提高了,而对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判断成绩没有提高。因此。之所以产生迁移,是因为两种学习活动之间有共同的要素。桑代克认为,学习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限的,只存在于含有共同要素的一些领域,同时,学习活动中存在的共同要素越多,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对形式训练说影响下的只重形式训练而忽视实际生活的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对避免学校教育与实际生活脱离具有重要意义。但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只能机械解释具体的特殊迁移

7、,难以揭示复杂的学习迁移的实质。三、概括化迁移说贾德以实验研究了原则和概括性的迁移后认为:先期学习A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B中,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之中。根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类化。所以贾德的迁移理论又称概括化理论。贾德在1908年所做“水下击靶”的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他以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为被试,分成A、B两个组练习水中打靶。对A组被试先教以光在水中

8、的折射原理,然后进行练习,B组则只进行练习和尝试,而不教原理。首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