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历年高考题汇总.doc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历年高考题汇总.doc

ID:57425181

大小:28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7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历年高考题汇总.doc_第1页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历年高考题汇总.doc_第2页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历年高考题汇总.doc_第3页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历年高考题汇总.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历年高考题汇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历年高考题汇总1、(2010.辽宁)已知圆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则它的一般标准方程是()A、B、C、D、2、(2010·湖南高考理科)极坐标方程和参数方程(为参数)所表示的图形分别是()A、圆、直线B、直线、圆C、圆、圆D、直线、直线3、(2009.福建)已知直线l:3x+4y-12=0与圆C:(为参数)则他们的公共点个数是()A、0B、1C、2D、34、(2009.广东)若直线(为参数)与直线(为参数)垂直,则k的值是()A、1B、-1C、2D、-25、(2009.天津)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直线的

2、方程为y=3x+4则与的距离为()6、(2010年高考安徽卷理科7)设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的方程为,则曲线上到直线距离为的点的个数为()A、1B、2C、3D、47、(2011年高考陕西卷理科)设点A,B分别在曲线为参数)和曲线上,则的最小值为()A、1B、2C、3D、48、(2010年重庆市理科8)直线与圆心为D的圆交于A、B两点,则直线AD与BD的倾斜角之和为(A)π(B)π(C)π(D)π9、(2010·福建高考理科·T21)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则直线的一般方程为10、(2010·陕西高考理科

3、·T15)已知圆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则直线与圆C的交点的直角坐标为11、(2010·陕西高考文科·T15)参数方程(为参数)化成普通方程为12、(2010年高考天津卷理科13)已知圆C的圆心是直线(为参数)与轴的交点,且圆C与直线相切。则圆C的方程为。13、(2010年高考陕西卷理科15)已知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则直线与圆的交点的直角坐标为.14.(2012安徽13)在极坐标系中,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15.(2012广东14).(坐标系与参

4、数方程选做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和的参数方程分别为是参数)和是参数),它们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16.(2012湖北16).(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射线与曲线(t为参数)相交于A,B两点,则线段AB的中点的直角坐标为.17.(2012湖南9.)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曲线:(t为参数)与曲线:(为参数,)有一个公共点在X轴上,则.18.(2012陕西15.C).直线与圆相交的弦长为.19.(2012上海10).如图,在极坐标系中,过点的

5、直线与极轴的夹角,若将的极坐标方程写成的形式,则.20.(2011江西卷15)(1).(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1.(2011广东卷)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两曲线参数方程分别为和,它们的交点坐标为.[来源22.(2012年江苏省10分)在极坐标中,已知圆经过点,圆心为直线与极轴的交点,求圆的极坐标方程.23.(2012辽宁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圆,圆(1)在以为极点,轴正半轴

6、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分别写出圆的极坐标方程,并求出圆的交点坐标(用极坐标表示)(2)求圆与圆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24.(2012福建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几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上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Ⅰ)设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Ⅱ)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5.(2012新课标(23))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是,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曲线的坐标系方程是,正方形的顶点都在上,且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的极坐标为(1)求点的直角坐标;(2)

7、设为上任意一点,求的取值范围。26.(新课标2011理科数学)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M是曲线上的动点,点P满足,(1)求点P的轨迹方程;(2)在以D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与曲线,交于不同于原点的点A,B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