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体会.doc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体会.doc

ID:57874934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体会.doc_第1页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体会.doc_第2页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体会.doc_第3页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体会.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体会欧锐金(罗定市人民医院527200)【摘要】目的探讨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治疗中合理应用中医外治法的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5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152例骨伤科跟痛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76例。其中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者实施中药外治法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其中治愈48例,好转23例;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2.7%,治愈21例,好转37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t;0.05)o结论?临床中运用中医外治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疗效较好

2、。并H有费用低、疗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中药外治法中药外敷法骨伤疼痛【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393-02外治法是一种相对于内服药物治疗的传统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中医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治法通常专指选用药物、手法或配合适当的器械作用于肌肤、孔窍等处。其效用可深入肌肉、脏腑,通经贯络,并能有效调整阴阳气血的功能[1]。疼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是机体对疾病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牛理和心理反应,不仅会引起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时可危害患者牛命。现结合相关病例,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3、一般资料选取木院从2011年5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152例跟痛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中药外治法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76例。此病例均符合跟痛症诊断标准。在观察组76例中,男性48例,女性28例;年龄45至79岁,平均62.3岁;病程2至7周,平均3.3周;单侧足跟痛47例,双侧29例;跟骨X线检查有跟骨骨刺者46例,无跟骨骨刺者30例。对照组76例中男性45例,女性31例;年龄45至76岁,平均62.3岁;病程2至6周,平均3.1周;单侧足跟痛49例,双侧27例;跟骨x线检查有跟骨骨刺者48例,无跟骨骨刺者28例。两组从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各个方面比较差异

4、不大(P>0.05),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患者检查可发现跟骨前内侧有明显深在性压痛。足跟部疼痛无法站立,行走特别是晨起站立行走时最为明显,且足跟常常不敢着地。轻微活动后疼痛可有所缓解,站立、行走时间稍长则痛感加剧。1.3治疗方法1.3.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①一般治疗:患者遵医嘱注意休息,并进行适当行走锻炼。饮食上,多食营养丰富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用蔬菜和粗纤维食物。②药物治疗:给予一定镇痛药物。1.3.2观察组采用局部封闭加竹棒捶击法和中药外敷综合治疗木病。①局部封闭:对患者足跟部进行严格消毒后,取醋酸强的松龙2mL及利多卡因ImL,混合后垂肓进针,皮下注射入足底跟

5、骨结节内侧压痛明显处。每次注射完后,以无菌纱布保护针孔处防止污染。每周封闭1次,3次为1个疗程。②竹棒捶击法:将患足朝天,在患者能忍受的程度内,用竹棒由轻到重捶击足跟。每次15到20分钟,一天一次,3周为1个疗程。③中药外敷:取木瓜40g,牛草乌、生川乌、牛南星、乳香、灵仙、独活、没药各25g,细辛15g,磨成细粉后分为6份。每次取1份,加食用醋调成稠膏加热后摊在纱布上包在患足跟处。每周换药一次,3周为1个疗程。1.4疗效标准疗效标准分为治愈、好转、无效三个等级。3种标准分别对应为:足跟疼痛消失H功能恢复正常,半年未见复发;疼痛基本消失且功能接近正常,但久立、行走会有不适或疼痛;足跟

6、疼痛及功能障碍无明显变化。1.5统计学方法木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用卡方进行检验,H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疗效比较见表K表1??对照组以及观察者在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的效果比较[n(%)]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其中治愈48例,好转23例;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2.7%,治愈21例,好转37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o2.讨论传统中医认为跟痛症属于“痹证”范畴。为长期站立、步行而致的慢性软组织劳损。中老年人长期劳累过度,肾气亏虚,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人,致经络凝滞,气血不畅,形

7、成骨刺,使疼痛加剧[2]。该综合治疗方法中的方药有活血化疲,软坚散结(方中牛南星、乳香、没药)、温经散寒(草乌、独活、灵仙)、活血通络止痛(木瓜)的功效;而局部封闭中的利多卡因具有局部麻醉,缓解疼痛之功用;再辅以竹棒捶击,通过物理刺激促使血运加快,加速了水肿及病变产物的吸收。外治法既包括含有中医内治法的理沦,又结合了中医针灸的优点,是颇具特色的中医疗法,其不仅能够显箸的提高治疗病患的有效率,降低病患各处的疼痛程度,有效的缓解病患的痛苦,而>1冲药副作用较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