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电子教案1_绪论

信号与系统电子教案1_绪论

ID:5840542

大小:1.71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7-12-14

信号与系统电子教案1_绪论_第1页
信号与系统电子教案1_绪论_第2页
信号与系统电子教案1_绪论_第3页
信号与系统电子教案1_绪论_第4页
信号与系统电子教案1_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号与系统电子教案1_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号与系统SignalsandSystems课程介绍第一章绪论信号与系统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示例信号与系统参考书目1、教材:信号与系统郑君里杨为理应启珩编2、信号与系统Signals&SystemsALANV.OPPENHEIMALANS.WILLSKY清华大学出版社(英文影印版)(中译本)刘树棠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3、信号与系统例题分析及习题乐正友杨为理应启珩编4、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吴大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教材、参考书目与先修课程课程介绍参考书目与先修课程先修课程后续课程《高等数学》《通信原理》《

2、线性代数》《数字信号处理》《复变函数》《现代信号处理》《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介绍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本科生继“电路”或“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之后必修的重要主干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确知信号的特性,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在某些重要工程领域的应用,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号分析、线性系统分析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并对这些理论与方法在工程中的某些应用有初步了解。为适应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及

3、在相关专业领域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习题和实验,学生应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方面有所提高。课程介绍教学目的和要求第1章绪论(8学时)第2章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10学时)第3章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18学时)第4章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8学时)第5章傅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8学时)第12章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6学时)机动、复习(4学时)MATLAB语言与信号处理工具箱的应用(课程实验12-16学时)课程介绍课程特点1.数学工具多微积分,概率统计,随机过程,高等代数,数值分析,积分变换,复变

4、函数等。2.要求基础强网络理论、电路与系统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3.与其它学科密切相连与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理论、计算机、微电子技术不可分,又是图象处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新兴学科的理论基础。课程介绍学习方法注重物理概念与数学分析之间的对照,注意分析结果的物理解释;在学习中要淡化数学背景,不要在繁琐的数学中过多纠缠,打破对课程的恐惧感;同一问题可有多种解法,应寻找最简单、最合理的解法,比较各方法之优劣;不要当成数学课程来学习,要做到: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多做多练、融会贯通。课程介绍期末考试与成绩作业要求---独立完

5、成,要有过程(参考答案教程,期末上交)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实验成绩+考试成绩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课程介绍第一章绪论信号与系统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示例连续时间信号的运算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信号的分解系统模型及其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分析方法绪论第一节信号与系统一、信号1.信号的定义: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传递信息的函数.信号是传输信息的函数,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而信息是信号的具体内容,通俗地讲,信息就是有用的消息。信息是一个十分抽象而又复杂的概念,它包含在消息之中,是通信系统中传送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第三

6、要素;其特点是无形的,可共享的,无限的,可度量的。绪论一、信号2.信号的传输人们寻求各种方法,以实现信号的传输。(1)古代用烽火传送疆警报,这是最原始的光通信系统。(2)利用击鼓鸣金报送时刻或传达命令,这是最早的声信号的传输。(3)19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利用电信号传送消息。1837年莫尔斯(F.B.Morse)发明了电报,采用点、划、空组合的代码表示字母和数字,这种代码称为莫尔斯电码。绪论第一节信号与系统一、信号2.信号的传输1876年贝尔(A.G.Bell)发明了电话,直接将声信号(语音)转变为电信号沿导线传送。(4)

7、19世纪末,人们研究用电磁波传送无线电信号。赫兹(H.Hertz)波波夫、马可尼等作出贡献。1901年马可尼成功地实现了横渡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5)光纤通信从此,传输电信号的通信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绪论第一节信号与系统一、信号2.信号的传输:如今:(1)以卫星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缩写为GPS),其精度可达数十米之内。(2)个人通信技术: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能够和世界上其他人进行通信。(3)“全球通信网”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必然趋势。目前的综合

8、业务数字网(ISDN),Internet或称因特网,以及其他各种信息网络技术为全球通信网奠定了基础。绪论第一节信号与系统一、信号2.信号的传输:如今:绪论第一节信号与系统一、信号3.信号的交换现代通信的通信方式不是任意两点之间信号的直接传输,而是要利用某些集中转接设施组成复杂的信息网络,即经“交换”的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