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

第14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

ID:5926803

大小:9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29

第14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_第1页
第14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_第2页
第14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_第3页
第14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_第4页
第14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4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四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 一、造血特点   小儿造血可分为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 (一)胚胎期造血 造血首先在卵黄囊出现,然后在肝,最后在骨髓。因而形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中胚叶造血期在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在胚胎第6周后,中胚叶造血开始减退。肝造血期 在胚胎2个月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期6个月后,肝造血逐渐减退。骨髓造血期6个月之后成为造血的主要器官出生2~5周后骨髓成为惟一的造血场所。记忆窍门:2-6、2-6、6-2   (二)生后造血1.骨髓造血(考试重点) 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儿童

2、期时脂肪组织(黄髓)逐渐代替长骨中的造血组织,因此到了年长儿和成人期红骨髓仅限于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和肩胛骨,但黄髓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当造血需要增加时,它可转变为红髓而恢复造血功能。小儿在出生后头几年缺少黄髓,故造血的代偿潜力甚小,如果造血需要增加,就出现髓外造血。【助理2005-2-080】15学龄期儿童造血的红骨髓位于(2005)A胸骨B尺骨C肱骨D胫骨E股骨答案:A题干解析:从5~7岁至18岁左右红骨髓仅存在于脊椎、胸骨、肋骨、颅骨、锁骨、肩胛骨、骨盆骨及长骨近端。2.骨髓外造血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在婴儿

3、期,当遇到各种感染性贫血或造血需要增加时,肝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末梢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矫正后正常骨髓造血可恢复。二、血象特点   小儿各年龄的血象不同,有其特点。小儿血象普遍高于成人,如红细胞、血红素、白细胞和血容量,但血小板却是和成人差不多的。   (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由于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出生时红细胞数(5.0~7.0)X1012/L,血红蛋白量l50~220g/L,未成熟儿可稍低,生理性溶血。至生后2

4、~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ll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贫血”呈自限性经过,3个月以后,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执业2000-4-57】7.婴儿生理性贫血的时间是出生后2~3个月题干解析: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循环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减低。至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ll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贫血”呈自限性经过,3个月以后,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   (

5、二)白细胞数与分类1.白细胞总数初生时较高,为(15~20)×109/L,然后逐渐下降,l周时平均为12×109/L。婴儿期白细胞数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助理2006-2-070】27.小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接近成人水平的年龄是8岁(2006)【助理2005-2-071】14婴儿期白细胞总数维持在10×109/L(2005)2.白细胞分类 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两次交叉: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0.65,淋巴细胞约占0.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下降,生后4~6天时两者比例约相等;以后淋巴细胞约占0.60,

6、中性粒细胞约占0.35,至4~6岁时两者又相等;7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初生儿末梢血液中也可出现少量幼稚中性粒细胞,但数天内消失。【助理1999】16小儿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相等的时间分别是4~6天和4~6岁(1999)   (三)血小板数 血小板数与成人相似,约为(150~250)×109/L。   (四)血红蛋白的种类    (五)血容量 小儿血容量相对较成人多,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l0%,平均300ml。儿童约占体重的8%~l0%。成人血容量占体重的6%~8%。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一、贫血定义和分度在贫血的概述这一节中,血红蛋白的低限及贫血的四度

7、分级连续多年考到,而且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考题,因此大家应引起充分注意。(一)贫血的定义 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Hb值的低限6个月~6岁为ll0g/L,6~14岁为l20g/L,低于此值称为贫血。我国小儿血液学会议暂定:新生儿Hb<145g/L.1~4个月Hb<90g/L。4~6个月<100g/L者为贫血。 (二)贫血分度 根据外周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可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Hb为~90g/L属轻度,~60g/L为中度,~30g/L为重度,<30g/L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