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结编织案.doc

吉祥结编织案.doc

ID:59446273

大小:9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4

吉祥结编织案.doc_第1页
吉祥结编织案.doc_第2页
吉祥结编织案.doc_第3页
吉祥结编织案.doc_第4页
吉祥结编织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祥结编织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吉祥结编织教案授课时间4月12日(星期三)第1课时(共1课时)课题吉祥结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吉祥结的结构特点和编织方法。能力目标:在掌握基本编织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思想教育:通过对吉祥结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树立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重点编结技法主要教法合作探究教具、学具课件编织绳编织板难点编织技能的创新学习指导集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板书设计吉祥结一、编结方法:图示:(演示文稿)二、编结步骤:第一步:将绳折成十字。第二步:从绳头开始,逆时针一根压住其前方的另一根,依次类推。最后

2、拉紧。第三步:从绳头开始,顺时针一根压住其前方的另一根,依次类推。最后拉紧。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1.独白: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中国结中的实用结,如:纽扣结、死结等,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结应该是装饰结!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组漂亮的中国结作品。2.观看配有音乐的中国结作品画面。3.提问:同学们,听着这么美妙的音乐,欣赏着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优美作品,你想到了什么?这优美的作品又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升华学生对中国结的认识和对中国结的思想情感,并引出新课。(同学们,一根简单的绳线就能编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

3、优美作品,说明了什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它说明我国的劳动人民,我们的祖先聪明、智慧、伟大。那么,我们在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的同时,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巧手,继承这优美的传统艺术,并将它发扬光大,同学们说是不是?那这节课我们就从最简单的结学起——吉祥结。)二、授课1.实物投影:展示要编织的作品——吉祥结。2.课件演示:吉祥结编织方法及步骤。3.实物演示并讲解编织方法、步骤及要求。第一步:将绳折成十字。第二步:从绳头开始,逆时针一根压住其前方的另一根,依次类推。最后拉紧。第三步:从绳头开始,顺时针一根压住其前方的另一根,依次类推

4、。最后拉紧。欣赏激发兴趣。思考并回答。对话呼应先让学生对编织步骤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学生可以试着编。跟着教师一起做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4.学生分组进行编结练习。(1)教师巡视指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普遍问题集中指导。(2)学生作品实物投影展示,教师给予评价或肯定。三、在掌握基本编法的基础上,扩展其它样式的编法——探究。1.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吉祥结有哪些变化的编法。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一种变化形式,进行探究,教师给出作品样式,小组讨论编织方法。(多瓣吉祥结)3.操作试编练习。4.展示作品,交流经验,扩展其它的编织思路。

5、5.教师对探究情况给予评价。刚才,同学们对吉祥结的扩展形势——多瓣吉祥结的编法进行了探究,大家都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认真进行编织实践,刚才各组展示的作品已经是最好的证明。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吉祥结的基本编法,又对吉祥结的变化形式进行了探究。现在你是不是更觉得中国结真的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艺术呢?我们是不是更应该为我们的祖先创造出的中国结文化、为我们能生活在这样的伟大国度而感到自豪呢?所以,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就更有责任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把它发扬光大!五、布置作业:由多个吉祥结组成的链状和环状的大

6、型中国结作品是如何编的?(教师展示编好的作品)回去思考。可以试着编一编。4人一组,相互交流,独立完成。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小组合作讨论,组长负责。编织练习以组为单位,实物投影展示,班上交流。与教师对话呼应课评编织类课在密云县中学劳技开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研究、探讨编织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是教研工作的内容之一。此类课在教学中存在着两个难点,一是教师操作演示的直观效果差;二是学生动手编织看似简单,但真正编织起来容易出错、糊涂。第六中学李亚荣老师这节“吉祥结”编织课使教学中的两个难点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教师通过使用课件、实物投影和演示板等多种

7、教学手段,对“吉祥结”的编织方法和编织步骤展示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直观效果,为学生的顺利编织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本节课还有以下特点:一、教师注重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气氛的营造。编织课本身对于中学生来说,没有更多的兴趣可以挖掘,弄不好就觉得枯燥无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李老师通过欣赏、实物展示和教师富有感情的启发性语言,使学生自然而然的置身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而且兴趣高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气氛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创造了有力条件。二、知识过渡自然有序,前后衔接紧密,知识结构完整、

8、清晰。“吉祥结”编织从引入到新课;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小组合作探究;从教师的讲解演示到学生的操作练习;从教师的启发、诱导到学生的发挥,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紧凑有序,自然协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索和自觉的动手操作之中,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