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影响因素实证探究

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影响因素实证探究

ID:5950582

大小:42.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2-29

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影响因素实证探究_第1页
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影响因素实证探究_第2页
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影响因素实证探究_第3页
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影响因素实证探究_第4页
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影响因素实证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影响因素实证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影响因素实证探究  内容摘要: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将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CPI之和差距过大的原因归因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但是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很大变动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CPI差距过大的原因是资本市场的发展稀释了增发的货币供应量。关键词: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资本市场引言及文献综述19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大多数年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货币供应量也与之相应的保持较快增长。按照货币资产流动性的不同,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存在很大

2、不同,要比较货币供应量增长,首先是要按照货币流动性的不同,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分层统计。1991年我国引入国际上货币分层M0、M1、M2对货币供应量进行统计,作为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2保持着比GDP增长率与CPI之和更高的速度增长。如何解释货币供应量与CPI和GDP之和的差额呢,有经济学者认为M2这个指标包含的货币供应量过于广泛,主张用M0、M1这两个指标来替代,但是M0、M1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货币供应量与CPI和GDP增长率之和的差额问题。也有的经济学者认为导致货币供应量与CPI和GDP增长率之和的差额

3、原因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动,但是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频繁变动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造成人们统计货币流通速度变动很大的原因是人们对于货币的统计口径不同,如果按照国际规范的货币分层对货币供应量进行统计,货币短期的流通速度是比较稳定的,在长期中货币流通速度较大,也主要是受到技术条件变动而引致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动。邓雄、蒋中其(2006)得出研究结论,在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各项因素中,GDP的影响最显著,当GDP保持增长时,会促使货币供应量出现相应增长。周英章(2004)在研究中发现M2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

4、正相关关系,邹至庄认为1997-2003年货币供应量M2的增加与CPI处于低位的共生状况表明,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出现明显下降。杜子芳(2006)认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和CPI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因素,提出存在货币沉淀率替代货币流通速度变动来解释误差因素。邹至庄(2004)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建立通货膨胀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和GDP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19闫惠(2008)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发现M0、M1、M2之间存在着平稳关系。卢万青(2007)认为M0、M1、

5、M2对经济的影响存在差别,由于M2中包含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在长期中,对经济影响比M1更显著。庞皓(2003)通过对各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金融创新技术不断变革的前提下,M0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中的重要性下降,各国央行在进行货币供应量调控时,主要依赖于M1、M2。莫里斯·阿莱在研究中发现,货币流通速度是与经济增长率变动无关的因素,而与金融体系中由于技术和体制导致的运行效率有关的近似常量指标。除非一国金融交易技术或者金融管理体制发生明显变动,否则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可以被

6、认为是一个固定量。易纲(2005)通过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检验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是经济货币化进程的结果,货币流通速度会伴随着经济货币化的深入而减缓。刘志华(2005)在实证分析中对M1与M0之间的差额进行稳定性检验,认为用于交易目的的货币流通速度保持稳定,但是用于收入职能的流通速度下降。19普林克与凯恩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股票价格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布林奇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当一国资本市场的规模远高于GDP时,增发的货币会有相当一部分被证券市场吸收,导致大量发行货币不但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反而

7、会形成通货紧缩。在我国经济决策部门经常采用M2/GDP这一指标来分析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一指标在2000年之后一直保持在高数值,2003年M2/GDP的数值已经达到1.93,考虑到2000年后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应该有其他因素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李建(2007)在研究中发现,我国货币结构从2000年之后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事货币交易职能的货币供应量比例下降,从事资本价值储存职能的货币供应量比例上升。M2增长率、CPI、GDP增长率是否存在稳定线性关系的检验市场对货币的需求来源于两个方

8、面:一是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当GDP上升时,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对货币的需求会增加;二是资本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当信贷扩张使资本市场容量增加时,也会由于投机的动机对货币产生需求。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剔除资本市场对货币供应量投机动机的影响,首先分析1991-2011年之间,货币供应量与CPI和GDP增长率之和之间是否存在平稳的线性关系。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对货币供应量、CPI和GDP增长率三个变量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为两个阶段,在1991-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