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docx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docx

ID:59526037

大小:15.5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1-08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docx_第1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docx_第2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docx_第3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docx_第4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一篇讲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课时。一、说教材《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传世之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全文以火柴为线索,重点写了卖火柴和擦火柴,本节课重点学习小女孩五次划火柴所产生的美好幻象,表现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二、说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

2、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根据教材的知识建构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虚实对比的表现手法,体会这种表现手法对“小女孩”命运的衬托效果。2、引导了解童话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见到的幻象,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5、通过对作家和作品的解读,感受小女孩在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执著追求;培养学生悲悯的情怀和热爱生活

3、、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表现手法及其对“小女孩”命运的衬托效果。(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2、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表现手法,体会对比的手法衬托“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表达效果。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充分考虑六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三维性。如今的小孩子生活幸福,无法体会和感受当时小女孩生活的悲惨与辛酸,这是培养孩子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着力点。所以我把体

4、会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确定为教学重难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特点,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除了理解内容之外,我们也要注重表达方法的习得。美丽的幻象更迭出现,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虚实对比的写法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得比较少,所以,我认为本文的另外一个教学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三、说教法怎么教才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实现上述目标呢?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一)“情境教学法

5、”教师通过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小女孩的生活境遇。(二)“启发质疑法”当学生了解了小女孩的生活境遇后,我出示最后一段并提出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交流讨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小女孩死了,为什么她嘴上还带着微笑?小女孩悲惨地冻死街头,是那么的不幸,作者却为什么说她是幸福的呢?对课文最后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在当时的社会,对一个穷苦的孩子来说,死就等于幸福。这告诉我们什么呢?(三)“读—思—议—写”结合法对于这种语言凄美、情感强烈且富于变化的文章,应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6、在读中感悟,在先思中交流,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最后我巧妙利用小女孩和学生自己对比,打开同情话题,使情感得到熏陶和感染。四、说学法(一)朗读法于永正老师说过:“讲解是死的,朗读才是活的,朗读时赋予作品以生命。”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发挥语言的感染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紧扣一个“读”字,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讨论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结尾难以理解的句子,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讨

7、论中体会感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说和议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五、环节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在设计本课时充分考虑了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在第一课时让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了五次幻象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将本节课分以下几步进行:    1  欣赏美文,感受魅力。    2、创设情境,初读感知。    3、品读课文,感受悲惨。    4、课外延伸,情满人间。    下面,我具体说说我是怎样教学这一课的:    (一)欣赏美文,感受魅力    孩子们大多都读过《安徒生童话》,

8、但那都是简单的情节记忆,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前对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在上课以前出示了一段话,让孩子们在准备上课之余提前感受到安徒生童话的魅力。    (课件出示)安徒生的童话    有人说安徒生的童话,就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