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生从对比和题款入手欣赏中国画

如何教学生从对比和题款入手欣赏中国画

ID:600124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0

如何教学生从对比和题款入手欣赏中国画_第1页
如何教学生从对比和题款入手欣赏中国画_第2页
如何教学生从对比和题款入手欣赏中国画_第3页
如何教学生从对比和题款入手欣赏中国画_第4页
如何教学生从对比和题款入手欣赏中国画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教学生从对比和题款入手欣赏中国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教学生从对比和题款入手欣赏中国画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美术教材每册都安排了欣赏课,而且还占有相当的比重。欣赏美术作品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之一,《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课也作了不同学段的阶段性要求。通过欣赏课的教学,可使学生不断地接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使他们在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培养,艺术修养也得到提高。一、通过对比和题款可以帮助学生欣赏中国画5教材的不同学段都在欣赏课中安排了许多古今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因此中国画的欣赏教学成为欣赏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好中国画欣赏课,首先,教师需要对所欣赏的作品取材内容、表现

2、形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品的时代性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教师本人应被作品所传达出的立意、技法、形式等综合性艺术美所感染,带着这种感染去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赏析。其次,中国画欣赏教学中要对同类美术作品进行古今对比,通过对比欣赏,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同时还可以使他们从中领略某一方面绘画的艺术发展趋势,把握绘画的时代性,深刻理解“笔墨当随时代”的含义。再次,由于作者的时代局限性,作品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相一致,此时,教师应关注作品的题款,并以题款来引导学生进行赏析,理解所谓的“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二、具体例子1.以山水画

3、为例我们可以将元朝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与现代李可染的《春雨江南图》进行对比分析。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除了要介绍作者的生平,还要介绍作者的选材、笔墨技法,使学生明白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变革。同为江南山水,由于采用的笔墨技法不同,由此带来的视觉感受也截然不同。《富春山居图》展示的是长短不同、疏密不一、极富变化的“披麻皴”,勾、皴、点相结合而几乎不用染;通过浅绛设色,使画面疏灵空秀,恰当地表现了当地山体土多石少的特征。《江南春雨图》则是大面积的积墨渲染,吸收西洋画要素,表现了逆光景物,山体浑厚华滋。纵观对比两幅山水画,前者重视线条的运用

4、,强调“写”实,而后者则创造性地发展墨法的运用,两相对比,可以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时代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图画的创新精神。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比,深入理解和感受画面所表达的思想主旨。《富春山居图》通过描绘平静的山水、和煦的风光、安谧的村屋、孤独的钓舟来实现自己桃源隐居之梦。《春雨江南图5》则真实地表现了江南春色,水墨淋漓的浓重山色下春雨迷蒙,白墙黛瓦,桃红梨白,春日气象正浓;也有渔舟横江,仿佛歌声传来。但这歌声与黄公望的孤舟独钓大不相同,它是歌唱今天的美好生活。两幅作品都将人的活动与自然的美和谐交融,但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却是不一样的。2.以人物画

5、为例可以将明代唐寅的《秋风纨扇图》与现代蒋兆和的《流民图》作比较欣赏。《秋风纨扇图》是唐寅人物画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文人画风。画面人物造型以线描为主,淡墨染衣带,浓墨画发髻,墨色变化生动,衣裙飘动,略有“秋风”之意;人物前置,后绘缓坡,山石嶙峋,重墨渲染,坡上青竹淡墨双勾,画面背景疏落空旷;画中女子手执纨扇,神情惨淡,似在徘徊观望。此图反映了传统的工笔水墨人物画法,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辅以墨染。《流民图》是画家蒋兆和在人物画方面的革新之作。人物造型主体真实,写实风格明显。他把西方的素描技法同中国的线描画法相结合,线条的使用也不再拘泥于

6、传统的“兰叶描”“铁线条”等程式化描法,而是依据人物的形体结构,或粗或细,或虚或实,灵活使用线条。两者相互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人物画的演变走向。赏析二者的内容形式后,要着重分析二者的思想内容,即作者通过画面想给欣赏者传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蒋兆和的《流民图5》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主旨突出,表现了抗日战争初期因战争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人间惨剧,表达了对敌人侵略的义愤,也寄托了对劳苦大众的无限同情。而对唐寅的《秋风纨扇图》立意的领会,则需要借助画面的题款。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阅读并赏析“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

7、都谁不逐炎凉”。秋天来了,纨扇已无用处。作者的纨扇被弃,暗喻人间世情冷暖。结合题款向学生介绍唐寅的生平经历,就能很好地领略画面的弦外之音,并把握作品主旨所在,从而使学生同作者的心声暗合,形成共鸣,并能为其艺术魅力所感染。3.以花鸟画为例我们可以将明代徐渭的《墨葡萄》与近代齐白石的《群虾》进行对比赏析。教材安排了徐渭的水墨大写意花卉作品为欣赏内容,我们可选《墨葡萄》来领略其风格神韵。这种画墨气淋漓,重神韵轻形似,逸笔草草,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作品由于偏重含韵,忽略形似,给初识中国画的中学生的欣赏带来些许困难。如不把握大写意精神内涵,懵

8、懂的中学生欣赏起来会产生不同的歧义,这时教师应该结合介绍作者的生平,注意从题款上引导欣赏。通过“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来挖掘其思想主旨。《群虾图5》用了小写意的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