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x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x

ID:60820065

大小:153.7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20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1页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2页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3页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4页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1.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

2、;(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答案】(1)8m/s2,2.5s;(2)0.3s;(3)F041mg5【解析】【分析】【详解】(1)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运动时间为t,由题可知初速度v020m/s,末速度vt0,位移f(x)2x211由运动学公式得:v022as①tv02.5s②a由①②式代入数据得a8m/s2③t2.5s④(2)设志愿者饮酒后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Lv0ts⑤ttt0⑥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得t0.3s⑦(3)设志愿者力所受合外力的大

3、小为F,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为F0,志愿者的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⑧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F2F2(mg)2⑨0联立③⑧⑨式,代入数据得F041mg5⑩2.如图所示,一木箱静止在长平板车上,某时刻平板车以a=2.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9m/s时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木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25,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静擦力相等(g取10m/s2)。求:(1)车在加速过程中木箱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2)木箱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和位移的大小(

4、3)要使木箱不从平板车上滑落,木箱开始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最小距离。【答案】(1)(2)4s;18m(3)1.8m【解析】试题分析:(1)设木箱的最大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则木箱与平板车存在相对运动,所以车在加速过程中木箱的加速度为(2)设木箱的加速时间为,加速位移为。(3)设平板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则达共同速度平板车的位移为则要使木箱不从平板车上滑落,木箱距平板车末端的最小距离满足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3.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

5、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车,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5s,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6m/s2.求:(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小轿车驾驶的最短时间;(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答案】(1)5s(2)40m【解析】【分析】【详解】(1)从刹车到停止时间为t2,则t2=0v0=5s①a(2)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则x1=v0t1②x1=15m③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x2,则20v02x=④

6、2ax2=75m⑤小轿车从发现物体到停止的全部距离为x=x1+x2=90m⑥△x=x﹣50m=40m⑦4.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A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质量为mB0.5kg,长为L1m.某时刻A以v04m/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素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若F5N,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2)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答案

7、】(1)0.5m(2)1N≤F≤3N【解析】(1)物体A滑上木板B以后,作匀减速运动,有μmg=maAμ2得aA=g=2m/s木板B作加速运动,有F+μmg=Ma,B代入数据解得:aB=14m/s2两者速度相同时,有v0-aAt=aBt,代入数据解得:t=0.25sA滑行距离:A01A2×0.25-11=15S=vt-at=4×2×m,221616B滑行距离:B1B2117m.S=2at=×14×m=21616最大距离:△s=SAB157=0.5m-S=-1616(2)物体A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

8、,A、B具有共同的速度v1,则:v02v12v12L2aA2aB又:v0v1v1aAaB代入数据可得:aB=6(m/s2)由F=m2aB-μm1g=1N若F<1N,则A滑到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的速度,于是将从B上滑落,所以F必须大于等于1N.当F较大时,在A到达B的右端之前,就与B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必须相对B静止,才不会从B的左端滑落.即有:F=(m+m)a,μm1g=m1a所以:F=3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