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3.9赤壁赋导学案(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语文3.9赤壁赋导学案(人教版必修2).docx

ID:60913483

大小:68.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02

高中语文3.9赤壁赋导学案(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高中语文3.9赤壁赋导学案(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高中语文3.9赤壁赋导学案(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3.9赤壁赋导学案(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推荐⋯⋯⋯⋯⋯⋯⋯⋯⋯⋯⋯⋯⋯⋯⋯⋯⋯⋯⋯3.9赤壁赋导学案【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2.探究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变化以及景、情、理交融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态度。【知识平台】1.乌台诗案:在新旧两派的激烈斗争中,苏轼因反对主张变革的王安石一派,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乌台”,即御史府,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

2、,也是一个冤狱。苏轼差点儿被杀头。2.赤壁: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象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3苏轼复杂的思想:苏轼一生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即儒家的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佛家的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道家的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一、学案导学,自主学习你做足预习的功课了吗?检验一下自己1.给加点字注音(注意黑体字的字是多音字)少()焉歌窈窕()之章

3、斗()牛之间....余音袅袅()泣孤舟之嫠()妇酾()酒临江....驾一叶之扁()舟相与枕藉()..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举酒属客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4.在第一段里找出古今异义词5.翻译下列句子,指出划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亮出自己的观点,比比谁的更深刻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用原文的句子回答。说说你喜欢哪一句?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文中展现苏

4、子与客的赤壁游夜景图。1⋯⋯⋯⋯⋯⋯⋯⋯⋯⋯⋯⋯⋯⋯⋯⋯⋯⋯⋯⋯⋯⋯⋯名校名推荐⋯⋯⋯⋯⋯⋯⋯⋯⋯⋯⋯⋯⋯⋯⋯⋯⋯⋯⋯2、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你准备用怎样的语气和心情来朗读?本段抒写的感情是什么?你能用课文里的一个字或两个字准确地概括出来吗?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几句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4、身披月光,朗诵明月,但朗诵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于是苏轼就唱起歌来,他唱了什么?其中的“美人”是谁?苏轼想“美人”了,“美人”想他了吗?5

5、.此时此刻,有人理解苏轼吗?作者是如何描写箫声之悲的?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四、课堂练习,巩固深化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壬(ré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B.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汽..C.舞幽壑之潜蛟起舞.2⋯⋯⋯⋯⋯⋯⋯⋯⋯

6、⋯⋯⋯⋯⋯⋯⋯⋯⋯⋯⋯⋯⋯⋯名校名推荐⋯⋯⋯⋯⋯⋯⋯⋯⋯⋯⋯⋯⋯⋯⋯⋯⋯⋯⋯D.七月既望农历十五日.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C.如日中天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4、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

7、意义。5、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文本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

8、、《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