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论语〉选读》探究题.ppt

2013《〈论语〉选读》探究题.ppt

ID:61914378

大小:61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3-29

2013《〈论语〉选读》探究题.ppt_第1页
2013《〈论语〉选读》探究题.ppt_第2页
2013《〈论语〉选读》探究题.ppt_第3页
2013《〈论语〉选读》探究题.ppt_第4页
2013《〈论语〉选读》探究题.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论语〉选读》探究题.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论语>选读》探究题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战国策》中的“苟无民,何以有君”思想相通的一句。(1分)(2)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为了践行这一思想,有若希望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3分)探究题型一——基础理解型2011浙江省高考样卷【试题引路】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路从

2、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文中的“丈人”是个什么样的人?(1分)(2)他对孔子持什么态度?(2分)(3)子路对他又持什么态度?(2分)探究题型一——基础理解型【课堂演练1】(三)阅

3、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4.(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探究题型二——评价分析型2.《论语》中不少名言警句对后人的人生产生了深刻影响。请引用《论语》中有关名言,对下文中的主人公进行评述。(4分)刘姝威,女,中央财大研究员,在经过认真调研后,她在《金融内参》刊发了《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

4、》一文,暴露了股市黑幕,但竟遭到蓝田公司的死亡恐吓。面对强权与财阀,面对众多著名经济学家的“集体失语症”,这个文弱女子选择了捍卫正义与真理,她到处疾呼,以死相拼,最终戳穿了“蓝田”神话,也给国家和民族敲响了警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3分)2011浙江

5、省高考样卷【课堂演练3】历史上人们对孔子关于利欲的正义观长期以来存在着误解,以为孔子以“义”反“利”,拒斥利欲。为此,这里必须指出:按照孔子的观点,对利欲的节制并非对利欲的消灭。孔子事实上尽管“罕言利”,却并非不言利;孔子甚至未必罕“言利”,事实上,仅《论语》所记载的孔子言利之处就相当多。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正义”思想的理解分析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3分)《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除了要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做君子就是做一个

6、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既不抱怨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君子”内涵的理解分析是否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课堂演练4】含英咀华经典常新掌握孔子主要思想以及先秦诸子的基本观点及其优缺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论语》选读课后的“课文解读”、“文言练习”“相关链接”等知识。通过实战练习,掌握相关题型及解题方法。1)注意

7、审题;2)知章论题;3)学会分析,合理探究;4)规范答题,分条表述;(三)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②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③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阶段又听说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

8、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23、根据①②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基本的治学精神是什么?(1分)24、结合①②的文字,请谈一下你对丁肇中先生“三问三不知”的看法。(4分)2012年高考浙江省六校联盟下学期第一次联考23、实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知道几分就是知道几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说。)24、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