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docx

《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docx

ID:62025282

大小:26.5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4-14

《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寒食寄京师诸弟》阅读答案篇一:诗歌练习及答案之八春风骀荡,鸟声清脆唧喳,丽日高照,花影层叠繁茂。(2分)(2)用对比或反衬的手法,借自然界的美好春景,表达抒情主人公心中无春的寂寞空虚之感。既反衬了怨情,又承上启下,由此引出了新的联想。情景交融。(3分)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1)你认为这首元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为什么?(3分)(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主题?请联系具体内容分析。(4分)“倦客思家”。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

2、应为重阳佳节游子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2)答:①借景抒情(或融情人景)“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②反衬(或对比)。“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很好地表达了主题。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②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

3、之处?请作简要赏析。(3分)(2)两首诗所写内容都与“寒食”相关,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概述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孟诗韦诗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杨徽之《寒食中寄郑起侍郎》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②流莺:飞行不定的黄莺。③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1)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冷”字的妙处。(2)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14.(1)“冷”字既写出了“禁火空斋”而带来的环境的萧索清

4、冷,2分;又和下文的“独坐”“想诸弟”相照应,表现出作者因离家在外和思念故乡亲人而产生的孤独寂寞,2分。(2)第三句直接表达“想诸弟”的思乡之情,1分;结尾一句从本句看情寓景中,从全诗看以景结情,2分;进一步烘托出了“想诸弟”之情,更使人感到情深意远,1分。注:学生如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也算正确。寒食中寄郑起侍郎[宋]杨徽之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注释:写于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同在周朝任职的杨徽之与郑起都被贬到边远地方做小官。(1)纪昀称这首诗“情韵并佳”,诗歌的颔联由于画面别具

5、一格颇受世人赞赏。颔联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答案作者用茂林修竹、淡淡的烟雾、缤纷的落花、稀疏的雨丝、近村远寺等描绘出一幅凄清幽寂的郊外风景图。画面层次分明,色调清淡,意境朦胧,寄寓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感。(2)诗中说“地迥楼高易断魂”,“断魂”形容极度伤心。请简要分析诗人“断魂”的原因。答案①贬谪之地僻远荒寒,自己孤寂落寞。由“寂寂山城”“天寒酒薄”可以看出;②家乡渺远,思乡之愁情倍增,黯然消魂。由“地迥楼高”“回首故山”可以看出。③②①简析寒食:寒食节,农历冬至后的第105天,为寒食节,这一天,要禁火,吃冷食,也就是“寒食”。——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寒食节2

6、天后,就是清明节,所以古人常常寒食与清明2个节日并举。“清明时节”指寒食清明这一段时间,与标题中的“寒食中”并不矛盾。郊原:郊外原野。“清明时节出郊原”,按古人风俗,寒食清明的时候,要踏青扫墓,或外出郊游。这一句使人想起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显得很平淡,不新奇,这首诗,亮点在当中4句。“寂寂山城”,在寒食清明中,人们或扫墓或郊游,应该是比较热闹的,为什么“寂寂”?从这4个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所处区域很偏僻,人烟稀少。“山城”也是一个佐证,不是都市,绝非热闹的地方。“柳映门”,宋时在寒食清明期间,有插柳于门的习俗。这2句,表面看就是写景,是否有别的意思?为什么写景选择寒食清明?——水

7、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修:长。修竹:高竹。“水隔淡烟修竹寺”,水面轻烟,朦胧缭绕,隔水有寺,寺周围是竹林。这一句写得很真实,水面烟雾缭绕,如果是低竹就不会看得见。“路经疏雨落花村”,雨下的不大,作者走过的村庄,树花凋落。下雨是清明的特有氛围。这2句还是写景,淡淡的描写,为下面的2句做一个铺垫。——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清明季节是要喝酒的,诗人喝得怎么样?“酒薄”,有2种解释,一是酒少,想多喝也没有。一是作者不想多喝。杨徽之身为县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