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面表示法.ppt

梁平面表示法.ppt

ID:62245936

大小:6.06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1-04-22

梁平面表示法.ppt_第1页
梁平面表示法.ppt_第2页
梁平面表示法.ppt_第3页
梁平面表示法.ppt_第4页
梁平面表示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梁平面表示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识图与绘图——梁平法施工图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一般采用立面图和断面图表示钢筋配置情况箍筋受力筋弯起筋架立筋返回目录钢筋混凝土梁传统表达方法返回目录钢筋混凝土梁传统表达方法构件名称编号简图直径长度根数L-1①φ1639902②φ1647881③φ1238652④φ8116024返回目录内容梁平面表示法的概念平面注写法梁配筋构造节点详图一三五截面注写法四梁内钢筋的分类和作用二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梁的截面形状、尺寸、配筋等信息的方法。一梁平面表示法的概念返回

2、目录二梁内钢筋的分类和作用转到受力筋转到架立筋转到箍筋转到弯起筋梁的配筋返回目录架立筋箍筋负弯矩筋架立筋梁断面梁下受力筋架立筋负弯矩筋梁箍筋二梁内钢筋的分类和作用受拉区中性轴受压区二梁内钢筋的分类和作用受力筋:承受构件中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架立筋:固定梁内钢筋的位置,把纵向的受力筋和箍筋绑扎成骨架箍筋:承受构件中的剪应力(斜拉应力),并固定架立筋和受力筋的位置,一般用于梁和柱中分布筋:用于板内,与板内受力筋垂直,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递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变形。返回目录返回子

3、目录二平面注写法平面注写方式是指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与原位不同时,原位标注优先。返回目录1.集中标注梁编号梁编号为必注值,编号方法如下所示。表中XXA为一端悬挑,XXB为两端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XX(XX)、(XXA)或(XXB)非框架梁LXX(XX)、(XXA)或(X

4、XB)屋面框架梁WKLXX悬挑梁XLXX框支梁KZLXX井字梁JZLXX返回目录1.集中标注梁编号梁编号为必注值,编号方法如下所示。表中XXA为一端悬挑,XXB为两端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返回目录1.集中标注梁编号梁截面尺寸为必注值,用b×h表示。悬挑梁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相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高度值b×h1/h2表示加腋梁用b×hYc1×c2表示,c1为腋长,c2为腋高,梁截面尺寸返回目录1.集中标注梁编号梁箍筋为必注值,包括箍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

5、及肢数需用“/”分开,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梁截面尺寸梁箍筋φ8@100(4)/200(2)表示箍筋为Ⅰ(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φ8@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14φ8@100(4)/200(2)表示箍筋为Ⅰ(HPB235)级钢筋,直径8mm,梁的端部各有14个四肢箍,间距为10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双肢箍;返回目录1.集中标注梁编号此

6、项也为必注值,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十”将通长筋(角部纵筋写在加号前)和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括号内)相连,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时,可同时将梁上部、下部的贯通筋表示,用“;”分隔开。梁截面尺寸梁箍筋2Φ22用于双肢箍;2Φ22+(4φ12)用于六肢箍,其中2Φ22为通长筋,4φ12为架立筋。3Φ22;3Φ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Φ22的通长筋,梁的下部配置3Φ20的通长筋。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配置返回目录1.集中标注梁编号该项为必注值。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应注写

7、构造钢筋,用G打头,连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筋,且对称配置。当梁需配置受扭钢筋时,用N打头,连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筋,且对称配置梁截面尺寸梁箍筋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钢筋返回目录1.集中标注梁编号此项为选注值。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有高差时,将高差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梁截面尺寸梁箍筋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钢筋梁顶面标高高差返回目录2.原位标注梁支座上部纵筋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十

8、”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角部纵筋写在前面。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返回目录2.原位标注梁支座上部纵筋当下部纵筋多于—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十”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角筋在前。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梁下部纵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Φ25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