緜蛮_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docx

緜蛮_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docx

ID:62548433

大小:70.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12

緜蛮_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docx_第1页
緜蛮_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docx_第2页
緜蛮_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docx_第3页
緜蛮_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docx_第4页
緜蛮_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緜蛮_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隘蛮・诗绍注释

2、讲解

3、白话翻译【作品介绍】《隘蛮》是《诗经》里面《小雅》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从起兴的手法、复沓咏叹的形式上看,颇似民间歌谣,故清人龚橙在其《诗本谊》中把它划入风类。其所次于雅诗之列者,诗教之意也。所以《毛诗序》曰:“《隘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从社会功用言之,不为误也。然细察诗原文,《诗序》所言与诗本文略有杆格。今人陈子展谓“全诗三章只是一个意思,反覆咏叹。先自言其劳困之事,鸟犹得其所止,我行之艰,至于畏不能极,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后托为在上者之言,

4、实为幻想,徒自道其愿望。饮之食之,望其周恤也;教之诲之,望其指示也;谓之载之,望其提携也”(《诗经直解》)。诗旨已明,今细析之。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诗经赏析栏目。【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诗经;小雅;隘蛮》译注题解:一位行人十分劳瘁,期望有贵者怜悯提携之。原文译文注释隘蛮黄鸟1,止于丘阿2。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3,谓之载之。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i畏不能趋4。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绵蛮黄鸟,5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5。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5、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羽毛亮密小黄雀,停在弯弯山坡上。路途悠悠太遥远,跋涉劳苦累得慌。给他水喝给饭吃,循循诱导明道理。让那副车稍停留,叫他坐上别心急。羽毛亮密小黄雀,停在山坡角落间。不是担心路途遥,只怕慢走路难赶。给他水喝给饭吃,循循诱导明道理。让那副车稍停留,叫他坐上别心急。羽毛亮密小黄雀,停在山坡那一边。不是担心路途遥,只怕终点到达难。给他水喝给饭吃,循循诱导明道理。让那副车稍停留,叫他坐上别心急。1.隘蛮:文采繁密的样子。繇,同"绵"。2.丘阿(®:山坡凹陷处。3.后车:诸侯出行时的从车

6、;又叫副车。4.趋快走。5.极:至。【Y-070】隘蛮【题解及原文】一个行役者疲劳不堪,又饥又渴,希望得到上级的照顾和关心。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注释】1、绵蛮:小鸟貌。《毛传》:“绵蛮,小鸟貌。”《郑笺》:“小鸟知止于丘之曲阿静安之处而托息焉。”2、后车:随行副车。3、谓:归。4、丘隅:《郑笺

7、》:“丘隅,丘角也。”5、惮:畏。《集传》:5“惮,畏也。趋,疾行也。”6、极:至。《郑笺》:“极,至也。”【白话翻译】小小一只黄莺鸟,飞来落在半山腰。道路实在太遥远,我今行役多辛劳!给他喝来给他吃,又加教诲又鼓励。命令副车停下来,让他坐上好休息。小小一只黄莺鸟,飞来落在山角里。岂敢害怕走远路,就怕疲劳赶不及。给他喝来给他吃,又教诲来又鼓励。命令副车停下来,让他坐上好休息。小小一只黄莺鸟,飞来落在山旁边。岂敢害怕走远路,就怕不能到终点。给他喝来给他吃,又教诲来又鼓励。命令副车停下来,让他坐上好休息。更多《诗经》

8、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I经赏析栏目。()【讲解】《隘蛮》一诗从起兴的手法、复沓咏叹的形式上看,颇似民间歌谣,故清人龚橙在其《诗本谊》中把它划入风类。其所次于雅诗之列者,诗教之意也。所以《毛诗序》曰:“《隘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从社会功用言之,不为误也。然细察诗原文,《诗序》所言与诗本文略有杆格。今人陈子展谓“全诗三章只是一个意思,反覆咏叹。先自言其劳困之事,鸟犹得其所止,我行之艰,至于畏不能极,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后托为在上者之言,实为幻想,徒自道其愿望。饮之食之

9、,望其周恤也;教之诲之,望其指示也;谓之载之,望其提携也”(《诗经直解》)诗旨已明,今细析之。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八句,又分为明显的两个部分。前面四句以羽毛细密的小黄雀随意止息,自由自在地停在“丘阿、丘隅、丘侧”5反兴作为行役者的诗人在长途跋涉,身疲力乏,不能快走的时候,为了不误行期仍要艰难行进的事实。第二、三两章两用“畏”字,表现出主人公心情沉重却力不从心的尴尬甚至有点狼狈的处境。每章的后四句为另一部分。行役者在极端困顿的情况下,当然希望能有人周恤他,指示他,提携他,然而眼前是一片空白,所能见者,唯隘蛮黄鸟而已

10、。以此观之,《诗序》所言“刺”实在是有文本作支撑的。心存渴望而不得见,就难免产生幻觉或曰希望,这是每章后一部分所由起。陷入困境的行役者耳边突然响起一个遥远的声音:“让他免于饥渴之苦、奔走之累和精神崩溃吧。给他吃给他喝,给他教诲给他车坐。”这是谁的声音?这是贤大夫的声音。本来大夫该体恤下情,有怜悯之心,可身当乱世的微臣是无缘见到这样的贤大夫了。三章后半部分完全相同,反覆咏叹中更显不得体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