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ID:724730

大小:50.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7-09-02

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1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2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3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4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将相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将相和教学设计将相和教学设计将相和教学设计将相和教学设计将相和教学设计将相和教学设计将相和教学设计将相和教学设计第一篇:《将相和》教学设计《将相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设计理念:《将相和》一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

2、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把丰满人物形象作为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摒弃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的繁琐分析,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悟、演,去丰满人物形象,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口味人物的个性特征。2、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3、体会蔺相如和廉颇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好品质。教学预设: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学了课文,谁知道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和的原因呢?课文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其中哪个人物贯穿了三个小故事

3、?你能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蔺相如的特点吗?二、自渎课文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蔺相如的性格特点,领会他的个性魅力吧。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读的一个故事,用喜欢的方式好好读一读,划出描写人物言和行的语句品读。三、交流、讨论。我们来民意调查一下,选择第一个故事的举手……选择第二个故事的举手……选择第三个故事的举手……(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故事进行自学,研讨)四、分析品味人物这一环节主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通过自主研讨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三个小故事中的重点词句(言和行两方面的)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其中穿插朗读训练。五、拓展延伸出示:一、秦王非常佩服蔺相如,求贤若渴,

4、希望蔺相如跳槽到奏国,为秦国服务。你能帮他写一封信给蔺相如吗?二、廉颇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时,深情地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请把它写下来。(两个选一个)第二篇:将相和教学设计及反思《将相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教学重点、难点(1)自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和)你会给“和”字组什么词?人与人之间讲究“和

5、为贵”,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事智慧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和”的故事-—题目是《将相和》。(板书课题)2、检查预习:(1)检查读四字词语(2)聊课文内容课文中“将、相”分别指的是谁?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二、学习新课板块一:1、题目是《将相和》,那肯定有不和的时候,为什么不和呢?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廉颇是怎么说的?2、生读文,找到第十六自然段廉颇说的话,指名读。3、你知道廉颇为什么这么说吗?指导朗读:是啊,廉颇是上卿,而蔺相如出身低微,他只是赵国宦官缪贤家的一个门客,而这样的人最后职位却比廉颇还要高,你是不是也会为廉颇抱

6、不平呢?来,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送到句中。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4、小结:在廉颇的心目中,自己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功臣。而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那么蔺相如的嘴到底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官到底该不该升?板块二: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到描写蔺相如面见秦王说的话做上记号。(生自由读文,找出:“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2、你觉得璧有毛病吗?你能找到相关的证据吗?(体会“无价之宝”成语的

7、含义。)(1)、既然璧这么珍贵,那就是蔺相如在说谎了?到底是不是这样?来让我们找到当时的背景来谈一谈。(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2)、小结: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蔺相如说璧有毛病,这是在说谎吗?你能体会出什么?(蔺相如机智、聪明??)(3)、指导朗读:让我们机智聪明地读出“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3、让我们接着交流你对第二、三句话的理解。(1)课件出示第二句蔺相如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理“直”在哪里?请大家默读2到8自然段,划出重点句,组织好语言,替蔺相如来摆摆这个理。(师

8、生交流)(2)导读:是啊,拿城换璧是你秦王提出来的,我把和氏璧给你送来了,你却不交城。理由充分,说话才有气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