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凤(教学案例)

李世凤(教学案例)

ID:8389986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3-24

李世凤(教学案例)_第1页
李世凤(教学案例)_第2页
李世凤(教学案例)_第3页
李世凤(教学案例)_第4页
李世凤(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世凤(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芳香族化合物》教学设计高三化学李世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芳香族化合物的学习,掌握有机基团的性质及相互影响,领会化学学习的思想。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探究等方法,掌握有机基团的性质及相互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化学学习规律,提炼化学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教学重点:苯及其取代基之间的相互影响教学难点:苯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教学手段:探究式教学设想:依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一体”的理念,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适当的引导、点

2、拨,以实现课堂的高效。针对学生在学习芳香族化合物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以化学学习方法为指导,采用学案导学的学习方式,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以及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学过程:【师】在进行有机物复习时,同学们存在着如下问题【投影】(1)性质多,记不住(2)有些物质的性质相似,易混淆(3)做题时,找不准恰当的切入点【师】本节课就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例,共同探讨学习有机物的方法,来帮助同学们解决存在的问题。【板书】芳香族化合物【师】先请思考下面这个问题【投影】如何鉴别苯和甲苯?【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不仅要准确掌握每种物质的性质,

3、更要清楚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别和联系。苯和甲苯都含有苯环,而结构决定性质,所以我们首先再来回顾一下苯的结构特点。【投影】苯的结构问题1:苯的结构特点?【生答】平面正六边形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问题2:用杂化轨道理论对苯的特殊结构加以解释?【生答】略【师】正是由于大π建的作用,导致苯环为平面正六边形,导致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苯的特殊结构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苯有哪些化学性质(用一句话来概括)?【生答】易取代、难加成、能氧化【板书】易取代、难加成、能氧化【生答】【投影】方程式【师】甲苯作为苯的同系物,在性质上与苯有相似的地方,甲苯

4、有哪些化学性质?【生答】【投影】方程式【投影】甲苯与苯的性质比较?【师】现在我们再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同学设计方案,注意表述规范。【师】甲苯与苯性质比较中可以看出,它们在性质上有共性,也有特性。【投影】【板书】问题1:更易取代?问题2:更易氧化?【生答】【师】结构决定性质。从结构上分析,甲苯中含苯基和甲基,所以在性质上体现出苯基和甲基的性质;而更易取代,则体现甲基对苯环的影响。更易氧化,体现苯环对侧链的影响。这样我们得出甲苯的性质由苯基、甲基及其相互影响决定。【讨论】甲苯与Cl2反应情况【小结】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团及其相互影响

5、决定了芳香族化合物的性质【板书】【师】通过对甲苯性质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了从基团及其相互影响入手分析物质性质的方法。现在同学们就用这种方法对我们复习过的另外一种重要的芳香族化合物—苯酚的性质进行分析。【自主探究】苯酚的结构【合作学习】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1)如何用对比方式体现苯环对羟基的影响?(2)如何用对比方式体现羟基对苯环的影响【生】小结:苯酚的性质由苯基和羟基及其相互影响决定。【思考题】如何分离苯和苯酚?(试剂、操作、现象)【师】通过苯酚性质的分析,同学们进一步体会了,物质性质由基团及其相互影响决定的思想。在具体问题中要

6、注意灵活应用。【实战演练】1.现有苯和苯酚的溶液,不能将其鉴别的AFeCl3B水C浓溴水D乙醇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可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震荡后静止分液B.盛过苯酚的试管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C.苯酚溶液加入FeCl3溶液能生成紫色沉淀D.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可加入足量的浓溴水后进行过滤3.各取1mol下列物质与Br2水充分反映,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依次为()①丁香油酚OHOCH3CH2CHCH2②白藜芦醇OHCHCHOHOH【总结】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讨,再重新看同学们存在的那些问题,我们会发

7、现这些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尽管有机物性质多,但是只要我们抓住规律,即基团及其相互影响决定物质性质,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将知识形成体系,那么同学在高考解题时就能举重若轻了!教学反思:我讲的是高三复习课。高三的课作为公开课来讲难度较大,因为设计起来不能像新授课那样形式灵活。所以这节课从选题到环节设计,我们组的各位老师帮了很多忙,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们认为高三的公开课:一得有示范性,二得有实效性。所以这节课在设计时,结合这次学校公开课的主题,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一体”,以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心,通过对模块知识(必修2+选修

8、5+选修3)的整合,探究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学生能够掌握方法、应用方法的目的。事实证明,这节课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通过这节公开课,对我们高三复习备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复习中应适当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帮助同学将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知识、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