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杨杜:变革期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05杨杜:变革期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ID:8785831

大小:19.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7

05杨杜:变革期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_第1页
05杨杜:变革期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_第2页
05杨杜:变革期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_第3页
05杨杜:变革期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05杨杜:变革期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杨杜:变革期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以下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杨杜教授主题演讲《变革期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杨杜:非常高兴!有句话怎么讲?谁是传奇?把我当传奇,最近我活得不是传奇,而是德高望重。敢在黄教授和彭教授后面讲的人,至少我自己认为胆子很大,按道理他们俩讲完之后我就没的可讲了,但是又是任务,所以我得继续说说。这个题目非常符合最近七、八年时间我做的研究,企业文化再加上人力资源管理,时间不是特别多,点到为止。在座各位都是高手,都是新三武功、旧三武功都有的人,稍微宏观一点的刚才黄

2、教授谈的变革期已经提到了。随着30年的发展,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没办法的事情。30年过去了,这个变化是什么?2001年应该是美国的一个拐点,双塔座倒掉之后一切事情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因为那是标志性的东西;在中国,也就是因为美国金融危机,从2008年到现在这几年大概看出来一些东西,中国大企业成长也是一个拐点,这就是变革期基本的时间概念。过去30年走过来,中国企业很不容易,很辛苦,不管是野蛮成长还是其他的什么,总算是成长了;不管是不是“狼”,总算活下来了。我们过去做了什么?过去是工人,拼命

3、干活,他们(外国人)是客户,买我们东西,我们自己不消费;再有,过去我们是员工,他们是老板,他们管理我们,我们拼命做工作;我们是学生,他们是老师,我们一直向人学习、向人学习,学的人家都倒了,我们现在没的可学了,但是自己未来的情况还讲不清楚;我们是选手,人家是裁判,你做的怎么样,别人评价,包括EQUIS认证,人家是裁判。看这样的事情,很多事情都在变化,过去我们做的很好,未来怎么办?企业如何能够达到企业的使命?那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吗?过去我们做的很辛苦,投入产出不对等,主要原因在哪儿?

4、我以前做过一些比较分析:我们卖产品,他们卖品牌;我们卖市场,他们卖技术;我们卖资源,他们卖文化;我们卖力气,他们卖赚钱;我们是人赚钱,他们是钱赚钱。里面有运作技巧问题,美国钱赚钱,最后把自己转进去了,定位是不一样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效益就有很大不同,未来怎么办?中国企业遇到2008年拐点、给自己带来更好机会的时候,要思考我们怎么创新图强,创造中国自己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理论。既然有这种变革,新时期中国大公司的任务是什么呢?适应变化,学会做客户;学会做老板;学会做老师;学会做裁判。这是不得不转换的东西,但是

5、过去有惯性,转换很难很难,这就是对我们身份转变的巨大挑战。有的人可能会转过去,有的人可能掉下来。涉及到怎样通过以理性和实力真正让中国大公司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问题。矿石要学会买,稀土要学会卖,外企要学会买,品牌要学会卖,技术要学会买,规则要学会卖,资源要学会买,文化要学会卖。黄教授是宏观经济的大家,对现在国家所提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是肯定的,经济还是重要的,关键是用什么办法和途径走通这条路。最近我在琢磨一篇论文,两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十种表现,过去发展优先型,发展是硬道理,转为科学发展型的表现,列为

6、十个方面,有一些逻辑关系,对中国来讲转变是极大的挑战,过去转变的前提是什么?邓小平在30多年以前提的发展是硬道理,现在要做的事情要更综合一点、更和谐一点、更平衡一点,硬发展不是道理,软发展在哪儿?涉及到人的问题,不是人的肉体问题,而是人的思想问题,这些都在科学发展或者和谐发展或者包容性增长里面有很多体现。变革期的基本特征:1、第一类是不确定、不清晰、不可控、利益关系复杂。穷则思变,现在你兜里钱可能跑我兜里了,利益关系调整起来极其复杂,我认为这些需要管理者非常高超的领导艺术。2、第二个特征,我们一直追

7、求经济。四大经济概念: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长经济都要提倡,最最重要的是成长经济。我们讲科学发展也是发展,根基还在这个地方,可持续的成长这种模式依然是我们要认真讨论和探讨的。于是我们要进行管理,有这样的特征,有这样的时代,我们怎么办?大概有五个方面:方向、速度、质量、危机和责任。考虑到别人的眼光和别人的感受问题,对成长的管理扩张与控制的艺术,是对人类的要求,不是算账、公式可以搞清楚的。第一解决方向不明问题,是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二速度要不要控制的问题。过去30年我认为是“开飞机”,将来

8、中国不是“开飞机”时代了,应该是“开汽车”时代,飞机最怕失速,汽车最怕超速,中国企业未来是适应低成长环境下的经营管理;第三在质量上,潜力不足,不能光长个子不长脑子;再一个危机防不防,或者像华为这样的公司,永远有危机感,就让你老睡不着觉,企业遇到问题时有防备减灾功能;最后一点责任负不负,你的成功可能会使别人失败,你抢了这个项目,别人就没这个项目,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平衡失误。企业要把眼光放的更宽一点,正确处理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国内如此,国际上更是如此,这是未来大公司基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