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与飞来峰之得名考释

灵隐寺与飞来峰之得名考释

ID:8850567

大小:6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9

灵隐寺与飞来峰之得名考释_第1页
灵隐寺与飞来峰之得名考释_第2页
灵隐寺与飞来峰之得名考释_第3页
灵隐寺与飞来峰之得名考释_第4页
灵隐寺与飞来峰之得名考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灵隐寺与飞来峰之得名考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灵隐寺与飞来峰之得名考释梁胜兴“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廖。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是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656─712)对灵隐寺的描述。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其案山名飞来峰,诗中之鹫岭即是也。据灵隐寺僧巨赞(1908-1984)所著《灵隐小志》云: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僧慧理至武林,看到飞来峰就说:“此天竺灵鹫峰之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复尔耶?”当时人们开始不相信他,他又说:“此峰向有黑白二猿,必相随至此。”就在洞口呼唤,果然有黑白二猿跃出,因此大家信以为真,而命

2、名为“飞来峰”。这是流传最广,有一定史料依据的寺与山之得名因缘,尚须细考。一、历史渊源《灵隐小志》所载印度僧慧理这一传说,在《咸淳临安志》、《浙江通志》、《增补武林旧书》以及《天中记》等等典籍中都有记载,所记文字全同,多引自《舆地志》,或转引《咸淳临安志》,文如下:晏元献公《舆地志》云: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隠,今此亦复尔邪。因挂锡造灵隠寺,号其峯曰飞来。宋,潜说友撰:《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晏元献公即北宋晏殊(991-105

3、5),其《舆地志》早已散佚。从这一记载我们只能相信晏殊成书的北宋时期可能存在这一传说,而晏殊所据的资料不可考证,对古代文献检索,慧理这一赐名因缘多见记于宋和宋之后的典籍,慧理其人在宋之前的典籍中也未发现记述,之后记述也局限该传说,而无别的展开。己亥交州刺史杨㬓、司马陈覇,先破屈獠洞,斩李贲,传首京师。六月,天裂于西北,长十丈阔二丈,光出若雷,声动如雷。七月,使常侍谢珽于东魏结和。八月,侯景败归,自寿阳举兵反。十月,攻下马头,破歴阳,自采石临江诏邵陵王纶讨景,景自横江渡于采石,辛亥至京师。十一月,邵陵王入援京师,乙酉战于武湖东,而保爱敬寺为贼所破

4、。十二月,戊申,天西北裂,有光如火,时栁仲礼入援京师,以仲礼为都督,置灵隠寺,西北去县五十里唐,许嵩撰:《建康实录》卷十七,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别史类544年梁武帝诏命陈霸先为交州司马,领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随新任交州刺史杨日票前往交州讨伐李贲。大宝元年(550)正月,陈霸先大军从始兴出发,抵达大庾岭,击败奉萧勃之命在南野(今江西南康以南约十五公里处)拦截的蔡路养,乘胜进驻南康。陈霸先被萧绎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西汉元封五年(前106)设置交趾刺史部,督察所管辖的各郡国,治所在苍梧郡。简任石戴为交趾刺史。驻守在麋冷(永富省,

5、安郎),统管九个郡。最初的几任刺史大多都因为地处荒远,行路艰难,故很少前往督察,部吏得以恣意妄为,贪赃枉法。罗宏既至,发苍梧;春征冬息;偏历所部;咨询民间疾苦,为之剂调;稽察吏治.前106,石戴***罗宏二世纪末,交州刺史贾琮东汉*交州刺史周乘203年,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交州刺史朱符死后,朝廷遣张津为交州刺史.206年,张津后为其部将区景所杀;荆州牧刘表遣零陵人赖恭代张津之任。当时苍梧太守史璜身死,刘表又遣吴巨代之,吴巨与赖恭俱至交州。吴巨举兵攻赖恭,赖恭被逐还零陵。210年,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而吴巨则怀有异心,最后被步骘所斩。220

6、年,孙权派吕岱接替步骘为交州刺史,226年士燮去世后,吕岱上表建议孙权分出海南三郡组成交州,让将军戴良任刺史,海东四郡组成广州,吕岱自任刺史.士徽不服,出兵海口,于是撤销广州,仍恢复为以前的交州,248年,“交部骚动”。赵夫人领导人民起义杀死了交州刺史。东吴惊慌失措,特派名将陆胤做交州刺史.264年,吴“复分交州置广州”,西晋初年交州刺史杨稷(?-271),271年西晋继承曹魏之后,通过益州、南中派杨稷等领兵到交州,大破吴军。以稷为交州刺史,印绶未至而败,即追赠交州刺史.东吴大都督薛珝、苍梧太守陶磺等率兵击败西晋,重新掌握交州。西晋以吾彦接替陶

7、璜,任“南中都督,交州刺史”(《晋书》卷57《吾彦传》)。315年陶侃任广州刺史。击败谋据广州的交州刺史王机及杜弢部将杜弘等,平定广州。347年,文率其众攻陷日南(今郡地),遂据其地,告交州刺史朱蕃元嘉初,阳迈侵暴日南、九德诸郡,交州刺史杜弘文建牙欲讨之,闻有代乃止。八年(431),又寇九德郡,入四会浦口。交州刺史阮弥之遣队主相道生帅兵赴讨太宁元年(323),陶侃受诏领交州刺史宋武帝以慧度长子弘文为振远将军、交州刺史。梁武帝的侄子、武林侯、交州刺史萧谘411年,九真太守李逊作乱,交州刺史交趾杜瑗讨斩之。瑗卒,朝廷以其子慧度为交州刺史。元嘉(42

8、4年—453年)檀和之*元嘉中,胡藩(372—433)卒,藩诸子多不遵法度,十六子诞世,十七子茂世,后欲奉庶人义康,交州刺史檀和之至豫章讨平之。晋、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