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

ID:8979088

大小:137.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4-13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_第1页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_第2页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_第3页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_第4页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四章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第一部分教学目的和要求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消除人的本质自私论的影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把握其内容要求及其对人生的意义,明辨几种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挫折;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条件,确立衡量人生价值的正确标准,在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 第二部分理论要点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的学说·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学说     古代人们对于“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从直观感受方面,对人与动物之间区别的描述,也就是说,人们最初对自身的认识主要

2、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开始的。《列子·黄帝》中就叙述了黄帝时代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这种认识虽然也提到了人的手足分工问题,但其重点不在这里,而是从外观、生理的角度如身高、头发、牙齿和行走姿势等区别人与动物,因此这种区分实际上很幼稚,也很模糊。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社会属性也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逐渐转向社会属性。孔子最早认识到这个问题,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孔子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发现,人性即某种人的类本质具有一定的

3、共同性,而其具体表现如风俗、习惯等则差异非常之大。孔子虽然看到了人具有某种共同的类本质,但是他没有提出这一本质究竟是什么。    第一个明确界定人性内容的是战国早期思想家告子。他提出的命题是“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人性的主要内容在告子看来是和动物一样的,都是与生俱来的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而进行的“食”和“色”两项活动。孟子曾针对告子这一模糊了人性与兽性的说法予以批判:“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告子上》指出告子的认识不能解决“人之性”与“犬之性”、“牛之性”之间的

4、区别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另外,告子对人性善恶的看法是人性无善恶论。他认为:“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意思是说,人性本身是不分善与不善的,正如水没有办法分出东西一样,河流总是东面决口就向东流,西面决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的善与不善的关键问题也不在于人性本身,而在于人为环境。告子还有一个比喻用来说明人性本身无善恶之分,他把人性比作柳树,仁义比作杯盘,要把柳树(人性)做成杯盘(仁义),靠的是人为的力量。    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性善说”。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

5、下。”孟子“性善说”的根据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的伦理观念。这“四端”就是人类具有的四种根本善性,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他还以恻隐之心为例说明这些观念是人生而具有的,比如人们看到邻家的小孩掉到水里,都会去救他,救人不是因为想与小孩的父母结交,或者得到他人的赞扬,而是侧隐之心在起作用。    与孟子同时代的另一伟大思想家苟子则提出了“性恶说”。荀子与孟子一样认为人性是生而具有的。“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但是,

6、他从另外的角度审视天生的人性,因此得出了与孟子相反的结论:“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人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能遏制恶端的蔓延,才能达到“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所以,苟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者为也,凡非天性而人作为之皆为伪,所以,“伪”意指人为,即人的本性原本是恶的,但是通过后天对礼仪道德的学习、教育可以改变。    战国早期的周人世硕提出人性有善有恶说。西汉时期的王充在其《论衡·本性》中进一步发展了世硕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

7、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这是因为“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也就是说,善恶两性哪一方得到发展,取决于后天的教养。与此类似的还有西汉后期杨雄提出的“人性善恶混杂说”。杨雄认为:“人之性也,;皆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身》),也很重视后天的学习、修养。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他将人性分为上、中、下;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其中,“圣人之性”是善的,“中民之性”可善可恶,“斗筲之性”是恶的。唐代的韩愈进一步推进了董仲舒关于“性三品”的思想,严格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