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论文开题报告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论文开题报告

ID:9057714

大小:133.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韩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林彦芹学号:2010141424院(系):外国语言文学系专业英语题目: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指导教师:邹慧民2013年12月25日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1.目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中的语用失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旨在从实践活动中找到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一般性并加以分析,最后加以对实践的指导。2.意义语用失误是异文化冲突的常见现象。本选题重点关注日常交流中常犯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现象,从语用学的角度

2、出发,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野里,界定和区分了语用失误的几种类型,通过列举语用失误的案例,分析了语用失误的种种原因,以期在注重语言知识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交际失当,从而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日常对话中避免语用失误的出现,即使出现也能很快认识并改正。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外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历史只有30年。珍妮·托玛斯(JennyThomas)于1983年在其“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语用失误这一概念,这为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其原因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国内,黄次栋于1984年在其“语用学与语用错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3、“语用错误”这一概念。他详细阐述了十种不同的语用错误并且指出,在语言学习中,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不同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非言语语境和背景下的运用。他还建议有关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内容应该增加到大纲中并且教授给学生。自此,有关语用失误的研究日益增多,许多学者对学习者语用失误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减少语用失误的方法。继黄次栋之后,何自然、严庄(1986)对语用失误进行了量的研究,他们以托玛斯的理论为基础,在其“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一文中,对来自几所大学的79名语言教

4、师在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方面的汉英差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语言语用知识和社交语用知识的缺乏。由此,他们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教授跨文化语用知识。他们的研究对于探索和分析中国学生的语用失误有极大的实际价值。他们所采用的问卷也为今后语用失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此外,王得杏(1990)将语用失误的研究扩展到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研究,并且解释了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减少语用失误的方法。贾玉新(1997)提出,正是文化差异导致了行为举止、问候语、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戈玲玲(2002)认为语用失误主要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由

5、于说话者与听话者分别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之间会产生不恰当的言语行为。戴伟栋、张红玲(2002)指出,文化迁移时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文化迁移有两种,即表层结构迁移和深层结构迁移,语言语用失误属于表层结构迁移,而社交语用失误属于深层结构迁移。郝钦海(2000)的“广告语言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中提出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违反了语用规约。在语言教学方面,鲁健冀(1993)提出,我们在教学中总是忽略了汉语语言原则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母语的迁移,因此母语迁移特别是母语的负迁移是产生语言失误的主要原因。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

6、.研究内容Abstract摘要ContentChapter1Introductionofpragmaticfailure1.1Theconceptofpragmaticfailure1.2ThetypeofpragmaticfailureChapter2PotentialsourcesofpragmaticfailureChapter3Theanalysesofthecasesofthepragmaticfailure3.1Thecasesofthepragmaticfailureonthepremiseofrelativetheorie

7、s3.1.1Thecasestudyonthepremiseofthetheoryoftheillocutionaryact3.1.2Thecasestudyonthepremiseofthetheoryof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3.1.3ThecasestudyonthepremiseoftherelevanceTheory3.2Othercasesofthepragmaticfailureinthe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Chapter4Thefeasiblemeasuresf

8、orthepragmaticfailureChapter5ConclusionBibliography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案例和实例分析的方法,根据基本的原理,联系实际,旨在从实践活动中找到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