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师的笔品一碗文化

跟着大师的笔品一碗文化

ID:9094773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7

跟着大师的笔品一碗文化_第1页
跟着大师的笔品一碗文化_第2页
跟着大师的笔品一碗文化_第3页
跟着大师的笔品一碗文化_第4页
跟着大师的笔品一碗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跟着大师的笔品一碗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跟着大师的笔,品一碗文化食有三品:上品会吃,中品能吃,下品好吃。能品其善恶,能明其所以,且能调和众味配备得宜,信手拈来皆成美味,才算得上真正的美食家。但欲达此境界,仅靠技艺是远远不够的,最为重要的是人的文化修养,和人天性之使然。中国的传统是文人兼任美食家,梁实秋以他独特的恬淡闲适、高文化品位的谈吃散文为文学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色。梁实秋,学贯中西,著作无数,堪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泰斗之一。翻译的作品多被誉为经典之作。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人,也是《沉思录》最早的译者,更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散文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槐园梦忆》等。梁公散文豁

2、达洒脱,于“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其中《雅舍谈吃》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别具一格,谈及饮食轻松幽默,是梁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雅舍谈吃》是一系列与食相关的随笔,从家常食话,到零食小点;从应景吃食,到文化掌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表现渊博的知识是梁文的一个优势,无论是有趣的历史典故、名人佳句,还是三教九流的雅俗文化,都是信手拈来、尽入其文。经典还在于一个“品”,他把生活当作艺术来享受,虽抒写日常之食,也要品出一番艺术韵味、一种清新儒雅的文化品位。如《喝茶》和《饮酒》分别对中国的茶文化和酒文化作了详细的介绍;《芙蓉鸦片》中介绍东兴楼的建筑特点以及来由;《粥》中援引《北京风俗志》介绍

3、北平煮腊八粥的排场。几乎每篇散文中都或多或少地引经据典,或引用诗句,或是一些民间散记:《笋》引用了《诗大雅·韩弈》;《鲍鱼》引用了《史记》;《蟹》引用了《梦溪笔谈》;《生炒鳝鱼丝》引用了《颜氏家训·归心》。让读者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随着作者的文字品味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虽然食材千百年不过荤素,但梁实秋以文人之笔,赋予了“吃”一种别样的飘逸洒脱,韵味无穷。他不仅爱吃,对于各色菜点都很最精通,一篇小文之中往往是刀工技艺,火候香色,传闻沿革等无所不包。任何对立的学派都有代表人物,饮食文化中的“科学派”和“艺术派”也不例外。谁有资格当艺术派的代表?非大美食家梁先生莫属。林语堂先生也热衷于谈吃。但他

4、总爱在吃的现象里找出点道理来,不如梁懂得赏味,而更喜欢用哲学思辨来琢磨美味的所以然。梁先生则一味沉溺在对美食的津津乐道中。梁先生对吃鱼好象很有研究,在第四卷称“鱼我所欲也”,看过他论豫菜“瓦块鱼”篇章的人都知道,此文不但介绍了其取名典故来由,而且细细描述了此菜的特点。为弄清瓦块鱼烹饪的选材、刀法、配料、加工和吃法诀窍,梁实秋还专程去豫菜老字号厚德福品尝,向那里的大厨师请教。他在文中写道:“厚德福的瓦块鱼便是一绝。首先选材要精,活的鲤鱼鲢鱼都可以用,取其肉厚。但是只能用其中段最精的一部分。刀法也有考究,鱼片厚薄适度,去皮,而且尽可能避免把鱼刺切得过分碎断。裹蛋白芡粉,不可裹面糊。温油,炸黄。做

5、糖醋汁,用上好藕粉,比芡粉好看,显着透明,要用冰糖,乘热加上一勺热油,取其光亮,浇在炸好的鱼片上,最后洒上姜末,就可以上桌了”。  瓦块鱼【原料】草鱼350g、藕粉75g、豆瓣酱18g、冰糖10g、醋8g、酱油15g、料酒8g、盐10g、味精5g、姜5g、大葱8g、大蒜(白皮)10g、植物油100g。【做法】将鱼收拾干净,用刀紧贴前骨从尾至头片为2片(另一片可带背骨),切成3厘米长的鱼块,用刀在每块中间横划一刀(鱼肉翻起为宜),再用少许盐将其腌匀;将葱、姜、蒜切末;在藕粉中适量放些清水,调成稠糊待用;用冰糖、醋、酱油、料酒、盐、味精和湿淀粉调汁;在锅中放植物油烧热,将鱼块放进干淀粉糊中拌匀,

6、均匀地裹上糊,依次下锅,待鱼炸成表皮浅黄酥脆,捞出放盘中。锅中留少许底油,把豆瓣酱、葱末、姜末、蒜末下锅煸炒,待出香味,烹入兑好的汁炒熟,浇在鱼上即可。作为一代文人美食家,梁实秋谈吃是从一种较高的文化层面上去渲染,可谓是一边“品着历史”,一边“品着文化”,用一种士大夫式的恬淡娓娓道来。对他来说,食物虽亦精亦粗,却很讲究“雅”,雅全凭“品”,品出一种心灵的快慰。梁实秋的吃是文人式和书房式的,他有一文《萝卜汤的启示》,“揭开瓦钵盖,热气冒三尺,每人舀一小碗。喔,真好吃,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变泥,汤呢?热、浓、香、稠。”从这道萝卜汤中,他传达给我们为文之道:文章要做到言中有物,不令人觉得

7、淡而无味,少说废话,这就是秘诀,就像美味的萝卜汤要少加水一个道理。为文之道,岂不也是为人之道? 在雅舍谈吃,不仅不俗,未落俗套,还把大俗升华到大雅。让我们在捧读之余,真切地感受到他为我们传达的饮食文化。梁实秋精通经史诗书,民族文化的积淀很深。其谈吃散文中涵盖了各种地方风味与民俗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尽显笔端。比如写“满汉细点”时根据名称考究其为满洲点心。写“鱼翅”又联系到广东人谭篆青先生家的特殊待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