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训练理论与实践浅析

门徒训练理论与实践浅析

ID:9098342

大小: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7

门徒训练理论与实践浅析_第1页
门徒训练理论与实践浅析_第2页
门徒训练理论与实践浅析_第3页
门徒训练理论与实践浅析_第4页
门徒训练理论与实践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门徒训练理论与实践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门徒训练理论与实践浅析文/李喜乐当前,中国教会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福音也正在从乡村走向城市,各地各方的教会都相继地兴办各种神学培训,显出教会对神学,对培养后辈人才的重视,可以看到中国教会在上帝恩惠的引领下的复兴与发展。但也应该看到教会面临的困难和危机:教会缺乏真理教导,也缺乏劝惩;所传福音不谈付代价之事,只说物质上的好处;信徒缺乏奉献和牺牲精神;祷告乏力,无爱心,无相交……。教会丧失异象,事工没有方向——缺乏异象就是缺乏好领袖,而门徒训练正是对领袖的训练。那么,怎样才能作好门徒训练事工呢?现在我

2、们一同来探讨这个问题。一、何谓门徒门徒是指“跟从者”、“学生”,它不是一个新观念,按照希腊文的一般用法,指一门手艺的学徒,某一科目的学生或某一位老师的门生。门徒训练中强调门徒对老师的绝对服从关系,以知识手艺传递为中心,学生与老师一同工作,一同学习。[1]二、门徒在圣经中的位置门徒训练是顺服神在创造时赐给人的命令(创1:28),也是今天我们所接受的大使命(太28:19-20),从广义上讲,门徒训练是圣经的全部或称核心。教会的全部事工就是使人作主门徒。主耶稣所用的门徒观念是独特的,超越当时一般人所能

3、理解的内涵。首先,他主动呼召人来跟从他,耶稣亲自拣选门徒,是有绝对主动性的;他强调不单要跟从他的教训,更要跟从他自己;他也要求门徒绝对顺服并教导他们如何服事人,建立了一个崭新又独特的门徒训练模式。三、门徒训练的圣经根据及战略原理门徒训练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在旧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门徒关系的范例:摩西栽培训练的是约书亚,当摩西离开这个世界后,约书亚继承了摩西的工作,并且带领以色列进入迦南美地;王国时期,神所重用的先知以利亚拣选了以利沙,精心带领并培养以利沙;在大卫建立统一王国时,大卫亲手带领

4、训练了一批大能的勇士,为大卫建功立业;到了新约,施洗约翰给以色列带来一个复兴的时代,在约旦河为众人施洗,预备人心接受主耶稣,他带领训练了一批追随他,委身于他的门徒,并且帮助他完成主的使命。其实,主耶稣是我们训练门徒的最伟大的典范,在他传道的三年左右的时间里,重点培训了十二门徒,用生命浇灌他们,与他们分享生命,传递生命,耶稣升天后,十二门徒在五旬节被圣灵充满,担负起主交托的使命。马太福音28:18-20、使徒行传1:8及提摩太后书3:2都有对门徒训练的教导。在门徒训练这项事工上,耶稣不仅仅给我们命

5、令,他自己也亲自在门训事工上为我们做出典范,给我们提供了一整套的模式与方法。首先,主耶稣目标明确,就是要从撒但的手中夺回本属于神的子民,扩展神的国度并荣耀上帝。主耶稣传道生涯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呼召门徒。他不是象传统的犹太拉比那样,等着人来请教,而是亲自去寻找合他心意的人作自己的门徒。让他们遵守他的话语并以此来见证福音,十二个门徒都是经过慎重的祷告特别选立出来的(6:12-13)。其次,主耶稣赐给门徒们特权,让门徒常与自己同在,并且要效仿他,(可3:14)耶稣将自己的精力全部倾注于十二门徒身上;在

6、复活以后,耶稣再一次坚固他们,虽看到门徒们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信心仍宣告说:“父怎样差遣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约20:21)以此来表明他具有权威的差遣,还将大使命交托给他们。一般都认为保罗是受巴拿巴的训练,从徒11:25-26中看到巴拿巴找到保罗后,就开始训练保罗,到徒13:1经过训练的保罗已经成为安提阿教会的主要同工;13节看到保罗已经成为与巴拿巴共同组成的宣教团的带领者,这是巴拿巴培养出的比自己强的人。保罗带了很多的人,如:提摩太、提多、路加、百基拉、亚居拉等,在以弗所的推喇奴学房约2-3年

7、的时间教导他们,保罗使用的方式是带着他们一起旅行布道,之后差遣他们去建立和牧养教会,保罗将以弗所教会交给提摩太,让他独立工作。只有将责任交托人时,人才能成长。带小组、教课是最好的成长方式。教牧书信中有不少内容是关于保罗训练门徒的方法和内容。在新约圣经中,只有福音书和使徒行传出现“门徒”这一用语。当耶稣吩咐门徒说:“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时”,门徒的含义和职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十二门徒了,而适用于以后所有信靠他和属他的人。在门徒这一概念之中,包含着几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主耶稣在世上服事时从他的话语和生活中

8、体现出来的:人格之委身、见证人、仆人,这三个要素与耶稣的人格是绝对不可分的,离开耶稣这个本体就根本无法理解门徒之道的作用和意义。这三个要素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复合体。因为,若无人格之委身就无门徒之道;若缺少见证人,就失去其最终的发展;若没有仆人的因素,门徒之道的意义也会荡然无存。[2]玉汉钦牧师在谈到这三个要素时说,“人格委身”首先要做到彻底的奉献和顺从,门徒之道含有将我们自己完全交托给耶稣的这一人格委身的要素,其次是独特的人格关系,只有耶稣才是可以吩咐其他人将他们的一切都委身于自己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