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ID:9125579

大小:70.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8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_第1页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_第2页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_第3页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_第4页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资兴423400【】目的探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一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分析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房颤、窦性停博和窦房传导阻滞,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的检出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中诊断过程中,给予动态

2、心电图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关键词】心律失常:临床诊断:动态心电图:老年患者临床医学中,老年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多发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通常情况下,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年龄都超过60岁,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心电图进行检测,可极大提高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临床医学中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价值[1]。我院对6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有较高的检出率,现整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一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

3、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62—80岁,平均年龄为71.8±3.6岁;对照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为66—85岁,平均年龄为72.4±3.4岁。患者的疾病类型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和心悸待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对照组6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6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详细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同时准确记录。对患者进行连续23—24h的检测,并应用计算机冋放检

4、测资料,应用人机对话的形式,由专人对患者的最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由主治医生复核患者的诊断结果。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还需要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1.3诊断标准[2]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以现代心电图诊断人全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作为分类参照依据,实现对患者的准确诊断。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失常检出率,观察组心内科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分别为:室性早搏80.0%、房性早搏为91.0%、房颤为12.0%、房速为

5、40.0%、室速为3.0%、房室传导阻滞为12.0%、室内传导阻滞为14.0%、窦性停博及窦房传导阻滞为3.0%、室上速为67.0%;对照组心内科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分别为:室性早搏8.0%、房性早搏为15.0%、房颤为11.0%、房速为4.0%、室速为1.0%、房室传导阻滞为1.0%、室内传导阻滞为1.0%、窦性停博及窦房传导阻滞为2.0%、室上速为8.0%。对比两组患者的房颤、窦性停博和窦房传导阻滞,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的检出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根据老年患者存在的退行性变引起的心律失常,可划分3类老年性心律失

6、常,分别为特发性心律失常、退行性心律失常和病理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窦房结的细胞数量会有所减少,减少了束支传导纤维,代之以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进入老年后,减少了窦房结内起搏细胞的数量,对患者的窦房结功能造成影响。房室传导阻滞:老年人常见的一项异位心律为慢性房室传导阻滞,主要的病因为退行性变,涉及到整个束支和束支近端,其他病因为房室结钙化、冠心病和心肌病等。异位心律:老年患者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为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率受到基础心脏病的影响。相关医学研究表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老年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生率会随之增加,大部分患者不存在自觉症状,尤其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并

7、有心慌、胸闷、头&和胸痛等症状的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DCG检测,以便及吋发现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现象,预防患者出现心脏猝死。从本组的检测结果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除了房颤和窦性停博以外,各项指标的检出率,应用动态心电图均优于应用常规心电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为,砬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记录吋间相对较短,不能实现对一过性心律失常的全面记录。因此,应用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检测,检出率相对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