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名师教案

《河中石兽》名师教案

ID:9184113

大小:2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0

《河中石兽》名师教案_第1页
《河中石兽》名师教案_第2页
《河中石兽》名师教案_第3页
《河中石兽》名师教案_第4页
《河中石兽》名师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中石兽》名师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中石兽》名师教案核心素养:1、读准字音,培养文言语感;识记并积累文言字词。(语言建构与运用)2、了解清代笔记体小说的有关知识。(文化传承与理解)3、疏通文意,梳理文章的情节。(思维发展与提升)4、理解作品深刻的内涵。(文化传承与理解)5、学习由事及理的写作手法。(语言建构与运用)教学建议: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读准字音,合理断句来培养文言语感,为理解文章打下基础;其次要教会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调动之前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来识记并积累文言字词。第三,让孩子们了解清代笔记体小说的有关知识,帮助建立文言文的文体概念。第四是要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学会由事及理的写作手法,学以致用,落

2、实在写作训练中去。特别要说明的是,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标准。有的学生也许能从故事中总结出道理,有的学生或许可以将由事及理的写作手法用于全篇,要因材施教。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2.熟悉故事情节,理解文章意蕴。3.学习由事及理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1.寻找石狮的不同方式及其理由和结果。2.对讲学家和老河兵的认识、评价。3.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教学方法:讨论法课时1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大声齐读这则故事!(PPT展示:《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6/6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

3、求之。(全班齐读)你知道出自这则故事的成语吗?(由学生回答相关成语——刻舟求剑)。这个故事源于《吕氏春秋·察今》,故事为我们揭示了楚人找不到剑的原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无独有偶,今天我们也要学到一则关于“寻物”的故事,不过他们寻找的是两尊“石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二、读文知事:1.跟读,反复朗读课文。(由教师带读一遍,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在读清读顺的基础上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明确字音:河干(gān)圮(pǐ)于河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木杮(fèi)湮(yān)于沙上啮(niè)据理臆(yì)断欤(yú)2.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事件。

4、(可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语言简明。)明确事件:河中寻石兽。三、竞赛释疑:1、首先利用书下注释,独立疏通课文翻译,遇到问题及时做标记,然后小组内讨论解决字词疑难。2、小组PK赛:(重点字词及翻译参考后文“课中互动”)①小组互相抽问,每组可以对3个文中字音字义及1个难点句子的翻译出题向对手发问。规则:老师为裁判,答对记优,最后以得优个数评选优胜者。奖励:优胜小组准备第二天的字词听写内容。惩罚:落后小组抄写书下注释,加强记忆。②试试看,你能找到多少个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小组合作解决,并整理形成笔记进行展示。)【参考后文“学生资源库”课堂互动部分内容】四、课后练习:1.整理课

5、堂字词,形成整洁的笔记,并巩固记忆。2.结合《古汉语字典》试着翻译《刻舟求剑》。6/6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参考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课时2一、温故知新:由竞赛优胜小组组织听写重点字词语句。二、研读赏析:1、自读课文梳理情节,试着填写下面表格:寻找的位置理由结果寺僧求之下流以为顺流

6、下矣寻十余里,无迹讲学家求之地中石性坚重,沙性轻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众服为确论(却没找到)老河兵求之于上流石性坚重,沙性轻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果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果得于数里外2.学生质疑:记录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疑惑,并在全班讨论交流中寻找答案。3.根据学生交流释疑的情况,老师做补充引领:6/6问题预设:(1)为什么老何兵的方法能够找到石兽?明确:寺僧高估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讲学家则注意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却忽视了水流与河沙互相形成的作用力;只有老河兵根据实际经

7、验,综合全面地考虑了石性、沙性和水流运动因素,进而做出了正确的判断。(2)你认为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分别代表生活中的哪一类人?结合他们的表现来谈一谈。明确:寺僧凭经验,先是在原地打捞,而后又去下游寻找,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讲学家脱离实际,空谈物理,认为应该在原处寻找石兽,代表的是“据理臆断”一类的人。而老河兵从石性、沙性和水流冲击的角度做综合分析,判断应该到上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拥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