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艺场馆看表演艺术在这30的转变

从演艺场馆看表演艺术在这30的转变

ID:9228135

大小:209.4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4

从演艺场馆看表演艺术在这30的转变_第1页
从演艺场馆看表演艺术在这30的转变_第2页
从演艺场馆看表演艺术在这30的转变_第3页
从演艺场馆看表演艺术在这30的转变_第4页
从演艺场馆看表演艺术在这30的转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演艺场馆看表演艺术在这30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改革開放三十年」國民教育研討會系列:(11)運動與藝術1/8「改革開放三十年」國民教育研討會系列:(11)運動與藝術香港小童群益會101室禮堂2008年6月18日(星期三)下午4:30-6:00從演藝場館看表演藝術在這30年的轉變周凡夫(引子)表演藝術活動是人類文化冠冕上的寶石—既具有價值(藝術上的觀賞和商業上的投資),又具有廚窗裝飾,煥發光彩的作用,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文明的彰顯。演藝團體、表演藝術活動的發展狀況,亦往往和一個國家民族的「軟實力」互為依存,中國大陸開放改革的三十年(由1978至2008)整個國家民族,在經濟開放改革的

2、火車頭帶動下,無論是可見的,還是不可見的各方各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重大變化,無論是演藝團體和演藝活動,既無法逃避這種變革大潮的影響,更不可能放棄表演藝術反映生活、反映時代的本質而出現越來越急速的改革。也就是說,外在的變革大潮和內在的本質特性,相互交纏衝擊產生的變化是全國性的,立體性的,是千絲萬縷難以理清的。不過,表演藝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存在演藝場館(僅「戶外表演」與「環境」的關係多於場館),演藝場館的變化亦正好反映了演藝活動的生態變化,在此且就過去三十年來,本人於中國大陸不同演藝場館觀賞的親身體驗和觀察,從場館的硬件及軟件

3、的變化,嘗試去找出過去三十年來中國演藝團體與演藝活動的重要變化,加以分析來對日後的發展趨勢作出評估。一、30年來演藝場館的變化1.第一階段,八十年代初,百廢待興開放改革後,首次應邀回中國內地出席的大型音樂節活動,是1980年12月上旬,在廣州舉行的第六屆羊城音樂花會。當年筆者仍在香港的《音樂生活》月刊擔任音樂版編輯,由廣東音協負責接待,那年中國著名樂評家李凌亦以團長身份帶同了中央樂團一個小組到廣州來參加演出。當日廣州市容殘殘爛爛的,劇場的條件亦很差,聽了幾場演出,作為一個音樂愛好者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深深感到劇場音響效果對音樂演出的重要性

4、,如果真的要提高群眾對音樂的水平,使中國的音樂水準追上國際水平,便不能再忽視「改革開放三十年」國民教育研討會系列:(11)運動與藝術2/8「音樂廳」(不僅是劇場!)的建設了。廣州的劇場建設長期被忽略,1949年時有專業劇場七間,1965年時增到十間,但當年則僅得五間,如加上露天劇場五間,影劇兩用場十間,亦僅有二十間而已;當日《舞台與銀幕》(半月刊)中也討論了廣州的劇場問題,認為「市內劇場設備簡陋,多是五十年代初期的水平。廣州市演出公司屬下的劇場沒有一間是有冷氣設備的,有的劇場地方狹窄,群眾回旋的餘地也沒有……」當時在內地其他報刊上,對劇

5、場的問題討論也有不少,但似乎著眼點均在數量和設備上,似乎較少注意到要求最高的音樂廳在音響上的要求,當年一位搞管弦樂的音樂家便曾頗痛心地說,無法找得一間適宜舉行音樂演出的音樂廳!當年印象深刻的是,作為節目主會場館之一的南方劇院,舞台上高懸的大幕,下半截出現明顯的水痕,據說那是西江水大時浸到此處的一個紀錄;另外還有文化公園內的中心台。事隔兩年後,中央樂團獨唱獨奏小組南來,又有機會到廣州去,這次則在條件較好的友誼劇場,到佛山去演出時則在佛山影劇院。當年印象深刻的,劇場內人聲鼎沸,即使是音樂會演出時,台下觀眾仍然不停交談,吃零食,抽煙的也不少,

6、演出時更是自出自入,而台上即使是唱藝術歌曲,也要話筒(咪高峰)。解放後,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另一個重要的演藝場地,這其實和北京人民大會堂一樣,都是用作召開大型會議的場所,并不宜舉行古典音樂會及作戲劇演出,場地很大音響及視覺效果都欠理想,但能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和紀念堂演出,都有政治上的重要意義,事實上,過往亦祇有一些大型被視為「重要」的演出才會在這些場地舉行,如中央樂團交響樂隊訪問廣州,便多在中山紀念堂此登台,今日已成為中國管弦樂名曲的《穆桂英掛帥》便是六十年代初中央樂團交響樂隊在中山紀念演出時集體創作孕育出來的作品,北京人民大會堂和廣州中山紀

7、念堂到今日仍具有這種「政治重要」的意義,仍不時用來舉行大型音樂會,包裝管弦樂團和流行歌手的演出,年前香港中樂團亦曾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過新年音樂會。1981年筆者抱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首次到訪北京,路上滿街都是自行車,難得見到出租汽車;當日隨李凌團長在海淀劇院聽中央樂團的演出,舞台上在唱歌、在演奏,舞台下仍各自講東論西,吃喝自如,台上台下,裏裏外外,都是鬧哄哄的,氣氛擾擾攘攘的。2.第二階段,八十年代中期,北京音樂廳落成1986年香港管弦樂團首次北上巡演,首站在上海音樂廳,次站在杭州劇院,上海音樂廳是解放前興建的西式建築,很有西方古典建築美

8、,音響效果祇是一「改革開放三十年」國民教育研討會系列:(11)運動與藝術3/8般,周邊環境亦欠理想,隔聲效果仍可接受,直到年前興建延安高架路,要在原地向西移了數千公尺,樂團第三站則在北京音樂廳,當年北京音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