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

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

ID:9365119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9

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_第1页
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_第2页
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_第3页
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_第4页
资源描述:

《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由清华简《系年》释读沫司徒疑簋李学勤提要:清华简中的珍贵史书《系年》,第四章记述周初分封卫国之事。卫国第一代国君康侯封都于在商朝故地范围内的康丘,而原为商王纣所居的沫(朝歌)反处于边境。这一记载与著名青铜器沫司徒疑簋的铭文内容一致。关键词:清华简《系年》卫国沫司徒疑簋TheInterpretationofMeisituYigui-vessel沫司徒疑簋inLightoftheXinian系年fromtheTsinghuaBambooManuscriptsLiXueqinAbstract:ThefourthchapteroftheXinian,ararehistoricaltextinthe

2、Tsinghuacollection,recordstheenfeoffmentoftheWei卫stateintheearlyWesternZhouperiod.ThefirstmonarchofWeistatewasMarquisKang康andmadeKangqiu康丘asthecapitalwhichusedtobeintheShangregion.Bycontrast,Mei沫(alsoknownasChaoge朝歌),theresidenceofKingZhou纣ofShang,wasnearthefrontier.Itisthesamewiththeinscriptionof

3、MeisituYigui,afamousbronzevessel.Keywords:Tsinghuabamboomanuscripts,Xinian,Weistate,MeisituYigui-vessel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系年》,已发表于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二辑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中西书局,2011年。。《系年》是一部久已佚失的史书,以二十三章的文字篇幅,概述了周朝建立以至战国前期的历史大事,有非常珍贵的学术价值。《系年》书中记述西周史事的,而最前面的四章。其第四章讲到卫国的初封,说:周成王、周公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

4、出宗子,以作周厚屏。乃先建卫叔封于庚(康)丘,以侯殷之余民。卫人自庚(康)丘迁于淇卫。这段话4叙述的是周成王、周公分封康叔的经过,同《左传》定公四年卫人祝佗追述的卫国初封的情况,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有关的一些问题,我曾写有《清华简〈系年〉解答封卫疑谜》小文李学勤:《清华简<系年>解答封卫疑谜》,《文史知识》2012年第3期;又收入《初识清华简》,中西书局,2013年。,详细讨论过了。但该文限于字数,没有能够联系到与卫国分封有关的青铜器沫司徒(疑)簋,从而对卫国初封问题的探讨还不充分,这便是我要再写本文的原因。沫司徒疑簋过去常被称为“康侯簋”,是最著名的周初青铜器之一。该器传系1931年出土于

5、河南浚县辛村的卫国墓地,后流散到英国,1977年入藏于在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院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上册,第11页,中华书局,2004年。。簋高21厘米罗森(JessicaRawson):《古代中国:艺术与考古学》(AncientChina:ArtandArchaeology)第100页注III,不列颠博物院,1980年。,无盖,侈唇深腹,口沿下饰涡纹与四瓣花纹,腹饰直棱纹,双耳上有带扁角的兽首,下有重珥,圈足纹饰与口沿下相同。器的图形见《商周彝器通考》259,铭文见《殷周金文集成》4059。簋铭共4行24字,现依原行款写定(尽可能用今字):王来伐商邑,延(诞)命康侯啚(鄙)于卫,(沫)司

6、土(徒)(疑)眔啚(鄙),作厥考彝。对于这篇铭文,中外学者意见有很多很大的分歧,读者如有兴趣,可参看日本白川静《金文通释》白川静:《金文通释》卷一上,第141-161页,白鹤美术馆,1964年。,这里不一一引述。以下让我们结合新发现的《系年》简文,对这件簋铭重加解释。铭文第一行“来伐”的“来”字,从杨树达先生释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第222-223页,中华书局,1997年。。“商邑”见《诗•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指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而言,殷墟卜辞称之为“大邑商”,因而也作为商王朝的代词参看《李学勤早期文集》,第174-176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系年》第一章讲周

7、武王“克反商邑”,即颠覆商王朝的政权。第三章说“武王陟,商邑兴反”,即武王卒后武庚在商的故地反周。此处铭文称“王来伐商邑”,对照简文第三章“成王屎(敉)伐商邑”,“王”确是成王。有学者以为是“摄政称王”的周公,是不对的同,第222页。。“诞命康侯鄙于卫”,承上句“王来伐商邑”,“诞”是虚主词,义同于今语的“于是”吴世昌:《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一卷《文史杂著》,第13页,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正由于成王来伐商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