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轻机mbo背后的治理困境及启示

京山轻机mbo背后的治理困境及启示

ID:9452134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1

京山轻机mbo背后的治理困境及启示_第1页
京山轻机mbo背后的治理困境及启示_第2页
京山轻机mbo背后的治理困境及启示_第3页
京山轻机mbo背后的治理困境及启示_第4页
京山轻机mbo背后的治理困境及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山轻机mbo背后的治理困境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京山轻机MBO背后的治理困境及启示以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简称股改)正式启动为界,上市公司京山轻机(000821SZ)于2009年5月公布的MBO(管理层收购)是股改后开始酝酿并最终成功的第一家,由此也宣告了后股改时期MBO的回归。然而,这一轮MBO与股改前的MBO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流通股取代非流通股成为交易标的。股改前上市公司均选择国有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作为MBO交易标的,而随着股改的结束以及大小非解禁工作的推进,MBO的交易标的已经锁定在流通股,上市公司的MBO将面临流通股持有者较为分散、价格较高等新风险,即会面对更高的交易成本。二是

2、“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逐渐淡化。股改前决策者将MBO作为国企改革的一剂良药加以推广,然而却面临着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更趋多元化,许多上市公司更是以股改为契机进行了“国退民进”的改革,国家不再投入任何资金和资产。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为主要目标的股改似乎并没有代替人们对MBO的青睐,具有国企背景的中小上市公司仍然受困于公司治理困境的束缚,似乎股改还不能完全迸发出他们的热情。本文将以京山轻机为例,详细剖析新形势下MBO的形成路径,探讨具有国企背景的中小上市公司面对的治理困境并尝试化解,以期最大限度地展现股改对资本市场的作用。  一、京山轻机MBO路径

3、探析  1.股权关系变化时间路径。MBO的收购方京山宏硕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宏硕投资)于2005年5月由京山轻机的管理层出资成立,其中董事长孙友元的出资比例为63.10%,对该公司绝对控股。这个时间点值得关注,因为两个月后京山轻机的原大股东京山轻机厂改制为民营企业,紧接着京山轻机开始进行股改,适时成立的宏硕投资顺理成章地参与进来,与京山轻机厂共同出资设立了京源科技,其中宏硕投资持有9.2%的股份,京山轻机厂持有90.8%的股份,京源科技因此成为京山轻机的控股股东。这为日后控制权的进一步转移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京山轻机的管理层当初选择成立“壳”公司宏硕投资的时间是信

4、息不对称的产物,那么正式实施MBO的时间或许早已在预料之中了:自从2005年奠定MBO大势以来,京山轻机已连续三年实施现金分红,且占其净利润的比例相当高;2008年12月,京源科技所持有的京山轻机7177.49万限售股实现了全流通,如果京山轻机继续现金分红成本势必将会高企。于是2009年5月22日,宏硕投资受让京山轻机厂持有的京源科技41.8%的股份,从而持有京源科技51%的股权,间接控制了京山轻机25.79%的股份,孙友元成为京山轻机的实际控制人,京山轻机则成为管理层所设置的“壳”公司宏硕投资的孙公司,以孙友元为代表的管理层从而间接控制了上市公司,MBO完美收官

5、。  2.收购资金推动路径。MBO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资金的推动。除了对上市公司的利益挖掘,京山轻机进行的融资创新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京山轻机管理层用来MBO的资金渠道有三:一是出售解禁流通股,京源科技在股市行情不错的2007年共减持超过1700万股,套现约1.46亿元。二是多年来京山轻机的大方分红为京源科技带来了至少2000万元的收益。三是并购贷款融资。在本次收购中,宏硕投资共贷款4500万元,约占整个收购资金的一半,而在并购贷款开闸之前,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是不允许参与股本权益性投资的,此次京山轻机MBO成功引入并购贷款,使MBO资金阳光化成为可能,值得后来者借鉴。

6、不过作为金融产品的并购贷款的风险同样不容小觑,在国外,因并购贷款产生的次级垃圾债权曾一度限制了MBO的发展,所以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需防范潜在风险。  二、京山轻机MBO背后的治理困境  从上面的路径梳理可以发现,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确存在某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然而面对MBO存在的种种问题,单纯的谴责或者一味地封杀是行不通的,要想从根本上正确引导MBO行为,探讨更能为我国国情所接受的公司治理模式,必须要透过现象探索其背后的深层原因,针对要害进行疏导才是治本之举。  1.“股东至上”理论的桎梏。所谓“股东至上”理论,就是指企业制度效率的质量标准在于所有者或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7、,获得授权的经理人员只有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使控制权才是企业有效率的保证。但目前来看“股东至上”理论也没能解决以下桎梏:  首先,按照“股东至上”理论,所有者应是企业治理结构的主体,股改前这个主体只能由作为国家权力执行机构的政府来代表,政企不分的现象十分普遍。股改解决了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多年的“一股独大”难题,然而所有权的行使主体却变得模糊:政府逐渐退出,而新的具有控制权的主体却迟迟没有步入正轨。在此过渡期内,企业的经营者成为所有权的代表,由于其既非企业风险的承担者,又非企业成果的享有者,在缺乏足够经营激励的条件下,其权利的膨胀会使其做出损害企业经营的行为。京山轻机的M

8、BO在一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