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治疗进展

变应性鼻炎治疗进展

ID:9514459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2

变应性鼻炎治疗进展_第1页
变应性鼻炎治疗进展_第2页
变应性鼻炎治疗进展_第3页
变应性鼻炎治疗进展_第4页
变应性鼻炎治疗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应性鼻炎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变应性鼻炎治疗进展【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哮喘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由变应原激发的、由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AR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有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近年来,全球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造成的医疗支出也相当惊人,现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参与,由37位学者起草的包含2776篇参考文献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rhinitisanditsimpactonasthma,ARIA)发表[1],系统地介绍了AR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1分型和诊断1.1分型[1]A

2、R的主要症状有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ARIA从症状持续的时间特征和轻重两个方面对AR进行分类。从症状持续的时间来看,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少于4天/周或总病程少于4周,则诊断为间歇性AR;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多于4天/周,且总病程在4周以上,则诊断为持续性AR。从症状的后果来看,如果AR症状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特别是睡眠),则为轻度AR;反之则为中重度AR。将上述分类结合,可将AR分为4个亚型,由轻至重依次为:轻度间歇性AR、中重度间歇性AR、轻度持续性AR和中重度持续性AR。ARIA主要以患者病程的长短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为AR分类指标,并由此决定治疗方案,与传统的季

3、节性AR(花粉症)和常年性AR的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注重治疗方案的选择,后者则注重病因的判定。ARIA问世后的几年来,多数文献仍采用季节性和常年性AR的分型,新的分型方案被临床医师所熟悉和采用仍需较长时间。1.2诊断AR的诊断项目包括三个方面[1]:常规项目、拓项目和相关疾病。常规诊断项目包括:病史、变应原检查肤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鼻内镜检查、鼻分泌物胞学检查、鼻激发试验(赖氨酸、阿司匹林、变应原)、鼻部检查等。拓展诊断项目包括:鼻黏膜活检、鼻分泌物细菌检查、鼻放射学检查(如MRI)、黏液黏膜清除功能检查黏液纤毛清除率、纤毛摆动频率和电子显微镜检查、鼻吸功能

4、检测(鼻吸气流峰值测定、鼻阻力测定和鼻声反射)、嗅功能检查和鼻腔一氧化氮浓度测定等。需要考虑的有关疾病主要包括哮喘、结膜炎、中耳炎和咽炎等。2药物治疗AR的治疗体系主要由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医患宣传教育四部分构成。首要步骤是避免接触变应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手段。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和症状持久的患者可采用特异性变应原免疫治疗,同时也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ARIA建议的AR药物治疗原则有两个基本特征:序贯性和阶梯性,前者指依照AR分型诊断,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后者指针对持续性AR患者,应坚持临床随访,每2~4周评价治疗效果,并据此调整

5、治疗方案,增减治疗的强度[1]。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是目前治疗AR的一线药物。对轻度间歇性AR患者,可考虑应用鼻用或口服抗组胺药、鼻用减充血剂(每次不超过10天,每月不重复治疗2次以上)。对中重度间歇性AR患者,除了鼻用或口服抗组胺药外,可联合应用口服减充血剂,或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口服减充血剂一般不用于儿童。对轻度持续性AR患者,可考虑应用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口服减充血剂,疗效不佳时可选用鼻用皮质类固醇。对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首先考虑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2~4周疗效不佳时可根据主诉,考虑增加剂量、加用抗组胺药、加用异丙托溴铵(ipratropi

6、umbromide)、口服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与多种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相比,鼻用抗组胺药相对较少。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鼻用剂型的安全性优于全身应用。LaForce等[2]于2004年报道多中心双盲随机观察334例中重度季节性AR口服抗组胺药疗效不满意的患者,接受鼻用氮卓艹斯汀或鼻用氮卓艹斯汀联合口服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治疗2周,80%以上的患者单用鼻用氮卓艹斯汀即可获得满意疗效,肯定了鼻用抗组胺药的临床疗效。治疗变应性结膜炎可选用眼用抗组胺药或眼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例如:色酮类化合物(色苷酸钠滴眼液)或与其作用相似奈多罗米(nedocro

7、mil)、眼用盐水或口服抗组胺药。不推荐使用眼用皮质类固醇(泼尼松龙和地塞米松滴眼液等)[1]。3免疫治疗从免疫学角度来看,变应性鼻炎是体外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应性机体导致IgE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造成Th1和Th2免疫反应失衡而引发的,以鼻腔黏膜Th2免疫反应为主的变应性炎症反应,其主要的免疫病理学特征是组织中有大量表达Th2细胞因子的细胞浸润。免疫治疗是通过直接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从细胞和体液免疫的角度,调节患者的免疫平衡,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抑制Th2免疫反应和刺激Th1免疫反应,达到控制变应性症状的目的[3]。免疫治疗主要指变应原特异性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