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

截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

ID:9557989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2

截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_第1页
截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_第2页
截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_第3页
截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截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截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关键词】截肢;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本文论述报道86例共94个肢体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的作用及价值,因其病因有外伤、自残、骨病变的不同,则临床治疗及术前术后护理也各异。外伤、自残致截肢的以术前抢救、手术为主,而骨病致截肢的以心理护理、手术、术后处理为重点,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任何护理并发症。  [关键词]截肢;围手术期;护理    在我国因外伤而截肢者仍占截肢原因的首位,目前截肢手术也仍然是骨科处理严重肢体外伤的一种方法[1]。由意外创伤、自残或骨病变而造成的截肢是一

2、种严重损伤,因其有很强的突发性,使患者和家属始料未及,患者及家属承受着躯体与心理上的创伤与痛苦,严重影响着伤员的身心康复。我院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煤运线多,人员稠密,事故较频,故自1997年1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此类患者86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我们在这方面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总数86例,共94个肢体,年龄在10岁~75岁之间,男49人,女37人。  1.2 病因    外伤性车祸52例,自残13例,骨肿瘤病变21例。  1.3

3、 治疗    规则性截肢72例,不规则截肢14例,上述病例均无再植条件,平均住院天数32d,86例均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入院早期急救护理    严重损伤治疗的时间与效果,有时决定生命的安危、功能恢复和残疾。患者急诊入院后,立即配合医师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首先注意伤员的全身情况,根据神志、呼吸、血压等判断有无休克或其他危及生命的合并损伤,如有此病情况,应迅速抢救。由于患者失血较多,应立即纠正低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选择较粗的血管进行穿刺,可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平衡盐溶液等,配血送必要的化

4、验检查,作好破伤风皮试,用无菌敷料包扎患肢压迫止血,作好急诊手术准备。  2.2 骨病变术前护理    按正规骨科手术之术前准备进行护理,根据病变之不同,有术前运用放化疗处理,也有使用抗生素等等,这些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如搞好则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反之则可能拒绝治疗(具体论述见心理护理)。  2.3 术后观察    术后可适当地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少肢体肿胀,术后勤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观察伤员肤色,伤口处敷料是否有渗出,准确及时地测量血压、脉搏的频率及节律强弱,可粗略地估计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张力及组织器官

5、的血液灌流情况,尤其对内出血,有休克表现的病员,术后更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患者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情况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高位截肢的伤员,由于创伤严重,应注意有无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毒血症的发生,其主要原因为低血压、肢体挤压、碾挫伤、缺血时间过长或清创不彻底并发感染等,应严密监测尿量,如每日尿量不足500ml,或每小时排尿量不足20ml,即应引起警惕,报告医师。  2.4 严格管理防止院内感染    患肢在受伤过程中,伤口部位多已经受到严重污染,同时创伤使机体的抗感染与免疫机能下降,因此伤口

6、感染直接威胁着伤员的康复,甚至可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术后观察残端伤口情况,如有发热、红、肿、剧烈疼痛等,此常为感染的征象,如出现情况应尽快通知主管医生尽早处理;进行各种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作好病室卫生清洁及消毒工作,病室内采取通风换气、紫外线照射、清扫、擦拭等方法,基本上保证了空气的净化;输液换药、清扫等用品由专人负责消毒,定期检查,定期鉴定,防止感染。  2.5 截肢残端并发症的护理  2.5.1 后期残肢痛及患肢痛    残肢痛的原因较多,可分为以下四类,神经断端刺激所致(神经瘤粘连或位

7、于瘢痕内受到牵拉是造成疼痛的原因);残肢端循环障碍所致疼痛;残肌肉异常紧张所致疼痛;残端骨刺[2]。对残肢痛的处理除应用镇痛药等对症治疗外,还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截肢术后仍有已截除的手或脚的幻觉即幻肢,发生在该幻肢的疼痛即为幻肢痛。幻肢痛的性质常有不同表现,如痒、针刺状、火灼感、冰冷感等。幻肢痛的治疗给予物理治疗,止痛剂等对症治疗。在护理方面对于幻肢痛、残端痛应重视心理护理,给予耐心的解释与安慰患者,鼓励患者读书、读报、以及与他人聊天等转移注意力,放松疗法,以及调节患者的情绪等。  2.5.2 残端继发性出血的防治   

8、 继发性出血是一种危险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7d~14d,常见的原因是血管结扎处线头滑脱,结扎处坏死脱落,残端感染腐蚀血管等,故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床旁常规备止血带,对严重感染的残端尤其要提高警惕。截肢术后肢体残端可适当垫高,以防止局部出血与肿胀,但应注意截肢后因肌肉力量的不平衡,下肢截断部位以上的关节常易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