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问题研究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问题研究

ID:9658974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问题研究_第1页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问题研究_第2页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问题研究_第3页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问题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问题研究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问题研究1.野生动物危害的种类和原因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地貌从高山峡谷到平原湿地复杂多变,为野生动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条件,从而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十分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强化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同时,在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区域,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为珍稀野生动物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野生动物野外种群数量逐年增长。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对森林的采伐、过度的

2、放牧和开荒蚕食湿地等,使野生动物的生境退化、丧失和破碎化,导致了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直接冲突。  1.1野生动物危害的种类  野生动物的危害分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大类,直接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林业、农业和牧业三个方面。草食动物在冬春季食物短缺时啃咬柳杉、洋槐、松等树种的皮,鼠类在林区打洞生活,咬断树根,破坏苗圃,影响了土壤的保墒,狼、豹等肉食动物捕食牲畜,野猪拱食庄稼,熊类掰食玉米等均属于直接危害,而大象在迁移过程中毁坏了道路、田地、茶园和羚牛在发情期顶死人畜等则属于间接危害。  1.2野生动物危害的原因  1.2.1一些动物种群数量过多  由于我国先

3、后启动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大了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力度。同时,公安部门收缴了群众的猎用枪支和弹药,非法的狩猎活动被遏制,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得到改善,野猪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其对生存环境需求的增加,与当地群众争地盘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伤人事件频繁发生,对农作物和林业苗木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2.2羚牛等动物在发情期脾气暴躁  每到发情期,雄性成年羚牛就开始进行激烈的争斗,斗败的雄性羚牛不敢接近牛群而变为独牛,致使性情发作。同时,有的头牛受伤或有病跟不上牛群也成为独牛,它们都成了林区内的流浪汉,它

4、们的性情十分暴躁,行为反常,到处乱窜,极易窜到人口稠密的地区对人、畜造成伤害。本文由.L.收集整理  1.2.3人类活动干扰了野生动物的行为  野生动物吃人和主动攻击伤人的情况十分少见,更多的情况是因为群众上山挖药、采野菜等,进入野生动物生活区,干扰了野生动物取食、饮水等活动,距离野生动物太近,致使野生动物无法逃遁而袭击人。  1.2.4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过小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愈来愈小,野生动物基本上分布在全国数量有限的保护区内。除我国西部少数保护区外,大多数保护区被居民区包围而成为孤岛,不能给大象、羚牛等动物提供充足的

5、食物条件,它们往往到保护区外去寻找食物、矿物质和新的领地。  1.2.5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作用降低  一般来说,野生动物受有限的资源、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和疾病、天敌的控制,其种群数量很难无限增长。但由于人类长期使用农药,最终使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鼬科动物和猛禽类数量锐减,从而导致鼠害的猖獗和松毛虫等病虫害的大发生,给林业等造成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的成效。  2.控制野生动物危害的措施  国内外控制野生动物危害的方法很多,但在实施以前必须认真调查和研究,查清一些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是否真的过多,危害的种类、程度等,然后再根据不同动物的危害而采取相应的

6、方法。  2.1加强野生动物危害知识宣传  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通过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向社会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加强野生动物危害方面的知识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野生动物危害的种类、原因、途径和防范措施,特别要加强人身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2.2选择性的活捉、猎杀过多种群的部分个体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时,它们盗食庄稼,啃食苗木,给林木资源、森林生态环境、农业和牧业等带来一定危害。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年给群众下放一定的狩猎指标。在秋季庄稼成熟期,群众可向林业部门申请,并经当地公安机

7、关同意,选择性地猎杀野猪、野兔;同时,野生动物管理部门还可以组织人力对羚牛等动物进行活体捕捉,将捕捉到的活体动物送到动物园或野生动物繁育饲养中心进行驯养繁殖,科学合理地利用动物资源。  2.3轰赶和化学药物控制  在庄稼成熟期,通过击鼓、鸣枪、放炮轰赶动物,也可以在庄稼地边扎许多稻草人吓唬动物,这些方法往往还是很有效的,可以交替使用。对于鼠害等则要运用生物和化学综合防治技术,投放安全、高效的鼠类专用药,避免造成对食物链中其他动物的危害。杀死不需要也不应该杀死的大量无辜的生物,会破坏物种的平衡,最终也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2.4调整农作物结构

8、  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往往集中在一定的季节。对海拔比较高、坡度较大并且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