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ID:9675002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传递向心力,汇聚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正能量,提供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指南,蕴涵着丰富的时代意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与精神追求决定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蕴含着民族的德性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文化基础和资源基础。辩证而有创造性地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是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语言习惯和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建设的现实基础,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整个民族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都凝聚其中。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文化背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集中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这一层面来讲,认同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识。《唐律疏议释文》中讲到: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绝不在于血统的缘故,而是对于中国文化的传习,认同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身份的都是中国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不仅仅源自中华儿女对

3、自己身份的认同,也源于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就是倡导在热爱祖国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富强、民主、自由的国家,其思想精髓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一脉相承。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教育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德性理念。在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被看作是对人的本质的要求,强调对人的教本文由.L.收集整理化,在文化的不断绵延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美德、伦理和人生哲学。比如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仁是最高美德,内涵丰富,推己及人、爱人以及忠恕之道都是其应有之意.再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态度以及孝悌友爱、兄友弟恭的伦

4、理精神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些内容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理论支撑,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教育资源。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发展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体现了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有机统一,把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提升到崭新的高度。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科学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5、的价值取向为支撑。这一价值取向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思想成果,彰显人民主体地位。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并将这一原则贯彻落实到各项制度、政策、方针之中,努力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二,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原则,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坚持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努力构建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第四,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凝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共识,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反映

6、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是实现国家价值目标的有力支柱。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先进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为基础,传统文化崇仁尚义重信的道德传统孕育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并加以创新升华,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要求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要求公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自觉报效祖国;第二,把职业态度与职业精神相统一,敬业不仅要忠于职守、克己奉公,还应该刻

7、苦钻研、精益求精,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第三,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提倡诚实劳动、诚恳待人、讲究信用、恪守承诺,以规范人们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3.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  第一,发挥国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主阵地的作用,是最直接、最基础的方式。发挥传统文化教化功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从理论层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