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国幼儿教育对我国清末幼儿教育的影响[g]

论外国幼儿教育对我国清末幼儿教育的影响[g]

ID:9890602

大小:8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14

论外国幼儿教育对我国清末幼儿教育的影响[g]_第1页
论外国幼儿教育对我国清末幼儿教育的影响[g]_第2页
论外国幼儿教育对我国清末幼儿教育的影响[g]_第3页
论外国幼儿教育对我国清末幼儿教育的影响[g]_第4页
论外国幼儿教育对我国清末幼儿教育的影响[g]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外国幼儿教育对我国清末幼儿教育的影响[g]》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外国幼儿教育对我国清末幼儿教育的影响 廖其发(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论述了外国幼儿教育对我国清末乃至后来的新式幼儿教育产生、发展的影响,分析比较了我国新旧幼儿教育的主要特点,辨析了一些相关的模糊不清的幼儿教育观念,提出综合发挥新旧幼儿教育之长,克服新旧幼儿教育之短,是未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提高我国幼儿教育培养质量、为中国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关键词:外国清末新旧幼儿教育 这里所说的幼儿教育,主要指从3周岁到六周岁或七周岁之前的儿童所受的教育1。在外国幼儿教育传入之前,我国传统的或旧式的幼儿教育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或特色。外国幼儿教育的传入以后,既给我国幼

2、儿教育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但也使我国丢掉了传统幼儿教育的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现主要以清末幼儿教育的发展为例,对此及其它相关问题略作论述,以供讨论。一、外国幼儿教育的传入促进了我国清末新式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虽然较快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但在文化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方面的变化却十分缓慢。在1904年1月颁行“癸卯学制”之前,中国的旧式幼儿教育在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占绝对支配的地位。但是,我国在这一时期也产生了深受外国幼儿教育影响的另具特色的新式幼儿教育。到辛亥革命之前,中国新式幼儿教育已有初步的发展。清末新式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原因是

3、多方面的,外国幼儿教育的影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一)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影响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外国传教士就千方百计地在中国传教,并且开始在澳门兴办收授华人子弟的学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又在一些不平等条约中明文规定保护外国人在华的办学权益。依据这些条约,外国人特别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办了育婴堂、慈幼院、孤儿院、学校等慈善事业和教育机构。慈幼机构兼有幼儿教育的功能自不待言,就是在其所开办的学校中,也兼招幼儿。如圣方济学校于1874年开办之时,就学的4名儿童中一年方六岁,一年方三岁2。其它初办的教会学校也有类似情况。但是,这些机构还不是正规的幼儿教育机构。为了有效传播宗教

4、思想和培养教会人才,教会人士对教育包括幼儿教育愈来愈重视。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在1877年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培养一批有效而可靠的当地牧师的重要手段”;“教育对于为教会学校提供教员并由他们把西方的优良教育引进中国是十分重要的”;教会“通过培养合适的人才,使之具有基督教的倾向和意义”;教育在“抵抗外来训练有素的人所发起的怀疑主义的进攻方面十分重要。”31894年,一个名叫梅田的牧师在一次基督教年会上曾说:给他机会训练儿童,一直到七岁为止,他可以保证使他以后对教会一直保持忠诚4。这就是说,加强教会教育包括幼儿教育,有利于培养教会忠实的信徒。鉴于这样的认识,他们逐步加快了开

5、办正规幼儿教育机构的步伐。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外国教会开始在中国沿海的福州、宁波及苏州等地开办较正规的幼儿教育机构。如1889年,美国卫理公会在苏州创办英华女中,并兼办幼师班。1892年,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海叔德在上海创办了一个幼稚园教师训练班5。1898年,英国长老会在福建厦门创办幼稚师资班6。此时教会办的女学多有培训幼儿教师的职能,如1902年教会在苏州开办的纪念海淑德的景海女学就以培养幼稚园师资为主要目标。到1905年,耶稣教各会在中国建立了小孩察物学堂(幼稚园)6所,学生194人,其中女生97人7。很明显,教会所创办的幼儿教育机构不仅可以起到直接的示范作用,而且他们培养的

6、幼儿教育师资在宣传外国幼儿教育思想和实施新式幼儿教育方面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二)国人对外国幼儿教育的宣传及对新式幼儿教育的初步设想国人对外国幼儿教育的认识与宣传源于何时?现在难以查考。按常理,容闳等我国早期留学欧美的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对外国幼儿教育已经十分熟悉。归国之后,他们必然会向人们介绍他们的相关见闻及感想。但是,我还没有见到他们论述外国幼儿教育的文字材料。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国人介绍外国幼儿教育的文字材料渐多。1898年,姚锡光在《上张之洞查看日本学校大概情形手折》中就对日本幼儿教育的情形作了介绍:“(日本)小学校之中每附有幼稚园,童子及四岁者入焉,董之以保母于教之嬉

7、戏之中,寓蒙养之意。其保母盖曾入女子师范学校者。”81902年,罗振玉在《日本教育大旨》中,也对日本的幼儿教育作了介绍:“然由二岁至六岁,当入幼稚园,受小学教育之预备。”9当时一些报刊也时有介绍日本、德国、美国等外国幼儿教育制度、思想、法规的文章。例如:《教育世界》1901年6月第3号发表樊炳清译的《关于幼稚园图书馆盲哑学校及其余类于小学校之各种学校又私立小学校等规则》,1903年3月第46号(癸卯4期)发表日本关信三纂辑、小俣规义译的《幼稚教育恩物图说》,1904年第5期刊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