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和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和治疗

ID:9987548

大小:281.00 KB

页数:95页

时间:2018-05-19

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和治疗_第1页
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和治疗_第2页
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和治疗_第3页
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和治疗_第4页
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和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和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和治疗什么叫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简称。儿童多动综合征即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儿童多动症的命名经历过哪几个阶段?  1937年,Bradley指出活动过多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1947年Strauss认为儿童多动是由于脑损伤所造成的,因而命名为脑损伤综合征;到1949年,Gesell认为这种脑损伤很轻微,故主张命名为轻微脑损伤综合征;1966年Clements提出多动症患儿中多出现一

2、些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如动作不协调,平衡、共济运动障碍等,故他认为多动症并非轻微脑损伤所致,而是轻微脑功能失调的结果,主张用轻微脑功能失调的名称;此后一些学者认为,并非所有患儿均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但却都有以多动为主伴注意力涣散、性情冲动等一组综合征,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9版中将本病命名为儿童期多动综合征;一些美国学者认为,本病最突出而又最常见的症状是注意涣散,而活动过多居于第二位,故1980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中,将本病命名为注意缺陷障碍;1992年修改后出版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10版,仍保留了多

3、动性障碍这一诊断名称,并新添了多动伴品行障碍这一诊断名称。目前儿童多动症的命名主要公认的有哪几种?  (1)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BrainDysfunction简称MBD)  (2)儿童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SyndromeofChildhood,简称儿童多动症HyperactivityinChildren)  (3)注意缺陷障碍(简称ADD)  (4)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简称ADHD)  (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AttentionDetrcitHype

4、ractivityDisoiderSyndrome,简称ADHDS)  (6)多动性障碍(HyperkineticDisorders)儿童多动症有哪些主要特点?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其主要特点为:注意力短暂,难以集中,活动过度,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常伴随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根据我们临床观察,这些儿童发育、智力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关键是自我控制能力差。有的可见动作不协调,平衡运动、共济运动障碍等。由于个别多动症的表现与正常活泼好动儿童分界线不明显,故对本病须采取慎重态度,切不可给正常活泼儿童乱贴“儿童多动症”的标签。  据国外文献

5、报道,学龄儿童中本病的发病率达5%~10%,国内报道本病的发病率为13%~86%,但以3%比较可信;易发年龄为6~14岁,男孩发病远较女孩为多,约为4~9∶1。多动症患儿常伴有的其他症状是什么?  多动症患儿除了表现为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障碍及学习困难等症状外,还常常出现头痛、胃痛、下腹绞痛、腹泻、尿频(甚至遗尿)、呕吐等症状。从西医角度上讲,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患儿把学习和生活中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情绪转移到身体上而引起的一些器官的功能紊乱。从祖国医学角度上说,则是脏腑功能不足的必然结果。脾虚,清阳不升,气血生化不足,中焦运化失司,则可见

6、头痛、胃痛、下腹绞痛、呕吐、腹泻等症;肾精亏损、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失司,则可见遗尿、尿频等症。独生子女容易患多动症吗?   过去曾经认为,由于家长过度溺爱、娇惯,有可能导致多动症等行为异常增多,但据包头地区城乡儿童多动症调查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反而较非独生子女患病率低。由于城市儿童早期入托儿所或幼儿园,接受社会化的体验,充分弥补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孤独、娇惯的不足,所以到学龄期多动症的患病率并不高于非独生子女。淘气的孩子一定是多动症吗?  对于爱蹦爱跳爱跑、且不爱顺从家长的孩子,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淘气”。由于淘气的孩子活泼、喜动,有些家长便怀疑得了多动症,其实这

7、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淘气与医学上所说的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正常儿童的顽皮现象,后者则属异常的行为障碍。从医学角度看,儿童的生理特点是:身体和心理发育都很迅速,但还不成熟,所以他们幼稚、天真活泼、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对外界的一切事物他们倍感新鲜,总想亲自摸一摸,动一动,“实践”一番,又因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以皮质下中枢活动占优势,大脑的抑制能力不如成人,所以他们表现活跃,却不稳定,易激惹,不听话,也不像成人那样坐得住,因此孩子贪玩、喜动、淘气是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正常现象。如果比较小的孩子整天孤僻、少动,象个“小大人”,反而

8、可能是不太正常的现象了。多动症的发病与种族、城乡区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